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唏嘘(1/2)

作者:大漠飞鲨
却王师虽然黄河兵败,其实未失根本。

东都洛阳尚有各地集结于此的府军、卫军以及黄河溃军共计万余人,更兼城墙高大,粮草充足,因此,高进东根据敌我实力,制定了避敌锐气,坚守不出,同时加紧练兵以增战力,待明年初春,各地勤王兵马赶到,便可一鼓作气击败劳师远征的疲惫之敌的策略。

可惜天不从人愿,此时安忠国再显枭雄本色,他派大队兵马四处攻伐,只留不足5万人在城下驻守,还有意放任城里城外消息通传,同时命人给关中各地细作传信,四处散布高进东良禽择木而栖,已经与叛军达成协议,共分天下。故先让出黄河,葬送王师,又假意坚守不出,消极怠战,放任叛军四处攻城略地。

自此关中谣言四起,群臣议论纷纷。

安和帝心中本是不信,派人探问,果然探子回报道:“两军虽对峙于洛阳,但叛军并未围城,连消息都未曾断绝,且叛军只留下数万人在洛阳城下,余者皆去各处攻城略地去了。高大将军坐拥万大军,远超城下叛军,却并无行动。”

安和帝这下疑心大起,连发三道圣旨催战,都被高进东以时机未到为由拒绝。

高进东虽也每次都有上表言其原因,但此时的安和帝已因安国忠反叛成了惊弓之鸟,故对流言信以为真,再加上早已被安国忠买通的吏部侍郎毕琛、御史中丞宁思远等推波助澜,更是不会相信高进东上表之言,便命吏部侍郎毕琛、兵部尚书李军良等前往洛阳,赐毒酒于高进东。

适时高进东捧鸩大怒道:“我率王师镇守边境,扺御外寇,从没有辜负皇恩,如今陛下无故赐臣毒酒一杯,乃自坏万里之长城也!”言罢饮鸩而亡,随后其在长安的家眷老三十余人也被处死,仅剩在西北军中任职的大儿子高扬武逃过一劫。

可怜一代名将,为国开疆拓土无数,最终却死在自家帝王手上,不仅身死还差点族灭,岂不哀哉。

话这高进东虽少在中原腹地任职,但功勋卓著,世人皆知。其人又爱兵如子,深受士卒爱戴,威望素著。故他被赐死的消息传开后,守军士气一泻千里,而叛军无不弹冠相庆。

安忠国闻听后欣喜若狂道:“高进东一死,中原就再没有可畏惧的人了!”

于是,消息传来当天,安忠国便立即命分散各地筹粮的各部叛军立即回营集结,三日后,安国忠不顾兵疲,动员兵将准备攻城。

有部将劝谏请求让各地回来的士卒休整后再行攻城,安忠国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战,勇气也。如今高进东替汉朝皇帝卖命反被诛杀,守军必然士气大丧,而我军却士气如虹,此消彼长之下,此时若不攻城,待守军整军完毕,就是我军休整的再好,也很难击败高墙坚城上的数万守军了。”言罢,下令围三缺一,开始攻城。

安和三年十一月三日,安氏叛军8万人攻洛阳,东都雄城半日而下,天下皆惊。

叛军自入城后,纵兵烧杀抢掠。

新任守军统帅、原兵部尚书李军良率残部与安军战于都亭驿,怎奈所率皆为没见过血的新兵,且士气低落,而安军却是久经战阵的劲旅,士气高涨,又败。最后只好率领亲兵数人,自苑西破墙西走,逃往潼关踞守。

吏部侍郎毕琛、洛阳尹达投降叛军,留守李济、御史中丞卢升拒不投降,遭杀害。

安和帝闻听洛阳失守、毕琛投降后大惊失色,懊悔不已,当即下令斩杀御史中丞宁思远等构陷高进东的官员5人,立时间朝野震动,人心惶惶。石门县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唏嘘不已。

此时,段峰所率的东进的叛军的消息也已明朗,安忠国派遣段峰率降军东进平宁郡也非全是故布迷阵。原来是和东部鲜卑宇氏早有联系,计划趁着云中郡都督韩铁胆率领边军一部调往与冀州交界唐郡沿线布防之机,利用云中郡是边郡,军粮供给全靠平宁郡转运这一弱点,由东部宇鲜卑从云中郡发难拖住边军,而叛军则直插平宁郡断了云中郡的给养,拖延些时日,云中郡断粮则不攻自破。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云中郡都督韩铁胆也是久经战阵,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他人虽被调离,却心忧自己的老窝兵力空虚,而粮草转运地平宁郡又非边郡,并无府兵驻守,又见冀州沿线并无战事,便以休整为名,每2月调派一部400人边军锐卒回平宁郡轮换驻守,而这次叛军来攻恰好是月末,此时旧部未走,新部将至,恰逢石门县尉刘杰假借报信之名行那逃跑之实来到平宁郡,带来了叛军将至的确切消息。

于是自然两部边军人马都不走了,由军职最高的一位军侯接管了全城防务,这位军侯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一面坚壁清野、整顿防务,一面快马报于唐郡、云中郡沿线。

起来此人倒是和王涛有些关系,正是薛家三子、王涛娘舅、府军昭武校尉薛威。

因此待到叛军围城之时,平宁郡城已有府军二部800人,郡卫2000人,另有官府组织的乡勇、民壮000人。

叛军东进来的迅疾不知底细,还当城中只有不堪战的卫兵,先快马奔袭未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星际澜海 腹黑儿子极品娘亲 剑皇重生 精灵:什么叫稳健型训练家啊 弃妃重生之凰斗 大叔离婚请签字 全球高武:我能登陆未来 末日轮盘(轮盘世界) 佣兵二十年 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