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60风雨欲来(3/3)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这还是第一个来到这里求见的,除内阁阁臣以外的朝臣。

“让他进来吧。”

小皇帝朱翊钧下令道。

接下来直到岁尾,朝廷上下倒也没太多事儿。

不过户部清查田亩的结果,还是逐渐流了出去,朝中上下都知道了这次首辅主持的清查天下田亩之事,取得了超出众人意料的结果。

七亿亩。

虽然比洪武、成化和弘治朝都曾经出现过的八亿亩数字小,可百官还是知道,这个数字是比较客观的。

可以说,之前超过八亿亩的数字,其实都是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导致的。

大明,不可能有这么多田地。

当然,平时大部分时候出现的四亿亩肯定也不止。

都是地方士绅家族,自然知道真实情况。

这次张居正主持的清丈工作,算是把地方上遮掩的东西都翻出来了。

有御史和锦衣卫盯着,也没人敢弄虚作假,都只能按照朝廷制度照实了丈量。

土地清出来了,是一个事儿,那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又是另一个事儿。

魏广德已经得到消息,下面已经有人开始串联,那就是对朝廷的赋税政策进行改革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大明皇帝是乞丐出身,了解民间疾苦,肯定会爱护百姓,也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然后一堆人一厢情愿的喊大明万岁等等。

那朱元璋到底定下的什么赋税呢?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赋税,朝廷对民众收取田税,其中规定凡是官田每亩收税五升三合五勺,农田减少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没官田,就是因为犯罪查抄等原因充公的官田。

而此前几朝的田税,宋朝是每亩一斗,元朝是三升,明朝的田税官田比元朝多了二升,民田和元朝规定差不多,比起宋朝轻多了。

唐朝的规定和宋朝一致,都是按照每亩一斗征税,约十五税一。

从赋税的角度讲明朝初期还真是轻徭薄赋,休生养息,大约执行的是三十税一。

当然,这个每亩五升并非通用,比如苏州府、松江府等州府,定的是每亩八斗税,“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

但同时,朱元璋有定下天下赋税岁入2950万石的规定,现在田地多了,是按祖制往下降,摊派这2950万石粮赋还是按照每亩五升收税,这就成了官员们私下议论的焦点。

士绅已经把田地都吐出来了,可该怎么说税,自然不会轻易退步。

毕竟这可是粮食,是钱。

按照现在掌握的数据,大明如果按照太祖定下的赋税,可以岁入四千万石粮赋,增加三成。

但如果坚持祖制,那就意味着依旧按照2950万石摊派,大家其实不会增加太多赋税。

张居正想做什么,大家心里清楚,可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和内阁斗上一斗。

一时间京城暗流汹涌,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弃妃她并不想得宠 植神的悠闲日常 母星瞒着我们偷偷化形了 天才睿王妃 从跟女明星一起上综艺开始 建造狂魔 武之极踏天途 钻石隐婚:前夫别挡道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大明寿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