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听完理惠子的报告,矶谷三郎认为,如果此时对李茂春太过重视,无疑会助长其骄慢之气,这对以皇军为主导的大东亚圣战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与理惠子沟通后,取得一致的意见就是:不给他好脸子,但是适当给予表扬,总的一条原则就是对这种狗腿子要拿捏得住。这样才能做到要他硬就硬要他软就软。
李茂春起初以为又要遭一顿痛骂,谁知在提心吊胆来到矶谷三郎司令部后,虽然一开始还是照例的训斥,然而后来那矶谷老儿竟然拍拍自己的肩膀,说自己是大东亚圣战的好伙伴,今后一定会青史留名、万古流芳、遗泽后世的。
虽然李茂春对日本人的这套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就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他也信奉“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的理论,但是矶谷的这一番话还是让他心里感到暖暖的。
他于是暗暗下了决心,看来我还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皇军是信任我的,我赴汤蹈火也将在所不辞。
黑云压城,雾瘴密布,前面充满了无尽的不可知。
方彪警觉地走在从雪峰山败退下来部队的最前方,遭受李茂春偷袭后,他心中的弦绷到了最紧处,于是有关前敌侦察,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因此这次部队向赤岸转移行进时,他坚决要求当尖兵,他要用自己的军事素养、预警意识来为方老、为方老最宠爱外甥的部队探出一条安全的路来。
猛地,他一个侧身翻潜伏在地上,用耳朵细细倾听了会儿。
一声不发、转身轻跑一段后,来到李锐方毅成跟前。
“方爷,前面有埋伏,奇怪的是这些埋伏的人声息粗重,似乎不是职业军人。”
方毅成沉吟片刻,说:“既然如此,那就绕道把。”
李锐此刻也变得谨小慎微:“好的,舅舅听您的。”
正在此时,突见前方草丛中传来一声喝问:“对面来的是什么人?认识方毅成吗?”
李锐一把拖过舅舅,让自己挡在前面,高声喊道:“我们就是方毅成的人,你们是谁?”
顿时,从草丛中,树林间,山石下,洞穴内,钻出无数手持刀枪的粗服汉子。虽然他们手中的刀枪大多是长杆火药枪、斩猎刀,但是个个彪悍,人人凶猛。
领头的是一名矮胖敦实、目露精光的中年男人,拱手相请:“请方大爷讲话,我们都是赤岸一带的工人山民,皆因日本人横行乡里,我们组团保家卫乡,听说方老先生要来,我们特地在此迎候。“
方毅成倒也爽快,扯开外甥,坦然显身:“我就是方毅成。”
“好一个方老爷子,你们大败矿警队,解救雪峰山兄弟,水淹鬼子铁皮乌龟,大快人心,大快人心!”话音未落,山林间那些豪杰顿时也跟着嚷嚷起来:“大快人心,大快人心,爽极了,爽呆了。老爷子,带我们杀鬼子吧。”
李锐的心这几天好似掉进了冰窟窿里,颤抖缩成了一团。而现在感受到如从天降的温暖与支持,感动得他鼻子发酸直想哭。
这一下,新戚家军就加入了五六百人,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新兵都是真正的农家和工人子弟,和当年戚继光所招收到的义乌兵兵源基本相同。
嘉靖年间倭寇猖獗,而民风倒是柔和,男士都以**溺子为荣,以吟诗作赋为满足。因此,面对凶悍倭寇,官军屡战屡败。
痛感全国无可战之兵的戚继光到义乌招兵,源于一场惊天动地的殴斗事件。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各地赶来的企图掠夺黄金矿藏的盗贼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斗殴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死伤共计2500余人。他在《练乌伤兵议》中简要地说:“义乌人奋荆棘御之,暴骨盈野,其气敌忾,一旅可当三军,何患无兵也。”他觉得义乌人敢打敢拼,不怕死,而且团结一致,只要加以有效训练,必定可以成为精兵强将。
那真是让戚继光永生难忘的一幕。
无数平凡的义乌百姓在那一刻变得如此不平凡:不论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阵,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打击敌人:农民用锄头,矿工用镢头,连家庭主妇也拿起了切菜的大菜刀。个个眼中冒着凶光,脸部狰狞,扯起嗓子,狂叫着冲进敌阵。然后就是大砍大杀,生人勿近,死活不顾,伤痛不惧,只有在把敌人砍倒或被敌人砍倒时,一切才会停止。
他们不但砍人勇猛,还极具牺牲精神和优良的斗争传统,父亲伤了儿子替,哥哥残了弟弟上,就连被人打到剩一口气,抬到家就死的人,临死前还要留下一句遗言:我死之后,你们接着打!
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真是彪悍刚烈的人民,戚继光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对此,戚继光内心的震撼确实是巨大的。戚继光后来曾对俞大猷讲了这样一番话:“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见过,却从不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