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由于模型要用木头先做出来。大发电机,我已经交给李迪和杨昌他们了。他们说铜线和硅钢片都已经备好,等你们的电机壳子铸造出来就可以安装了。缸窑扩建这样的事儿,以后就别告诉我了,你看该建就建。硫酸生产出来,让他们必定注意安全,把硫酸的库房要隔离出来,那东西很危险。”
“还有,我们的煤气一直不够用,假如玻璃窑在开工,就更不够用了。你看怎么办。”李云鹤问。
张知木说:“那就下决心回收炉顶煤气,我原打算,等冶厂那边建新的炉子以后搞一套煤气回收装置。现在,我看不等了,你先把我们窑岗这两座炉子的炉顶煤气回收一下,也给他们先做一个示范。”
李云鹤一听说,忙说:“好啊,我马上给你派几个人过来。假如煤气足了,我们好多事儿都好办了。”
还没过初五,张知木这边就开端忙了起来
李云鹤刚走,《窑岗周报》的主编范进福领几个人手里拿着一卷纸来了。张知木知道他们必定是又拿着《窑岗周报》的纸样来了,这已经是《窑岗周报》创刊号的第三次修正。前两次,张知木和他们争辩的很厉害。张知木是苦口婆心的劝他们,可是这些人非常的固执,张知木说不通,就不再说了。第三次张知木就直接告诉他们有啥问题,让他们回往修正。
张知木接过带着油墨香味的《窑岗周报》创刊号,看了一遍,张知木看到上次指出的问题逐一都做了修正,这才满足的点点头说:“马上印刷,注意掩护蜡纸,尽量的多印一些。这次你们辛苦了,以后我们的《窑岗周报》就是要保证质量,必定要出精品,有一天的话,我们要把它发行到全部大明朝往。”
范进福看到张知木终于通过了,也长出了一口吻。领着他们的人走了。
这创刊号是套红印刷的,创刊号首页是张知木的写的《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这篇文章中,张知木总结了窑岗商贸总公司成立以来的,北上南下的艰巨过程,与土匪、李自成、蒙古军、清军的几次鏖战,以及窑岗的创新产品等等,又先容窑岗的今年的新方案,着重先容了修路、小凌河船闸、运输公司、票号等要发展的项目。最后号召窑岗的员工们,团结起来,为窑岗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范进福也以总编的名义,用口语文写了一篇文章,先容了《窑岗周报》的宗旨。告诉读者,这里是歌颂真善美的处所,也是批评假恶丑的阵地。是窑岗员工交换思想的处所,欢迎各界踊跃投稿,《窑岗周报》采用百家争叫的政策,不同的意见和见解,都可以在《窑岗周报》上发表。而且,稿件一经采用,都付给稿费。
后面还有征集窑岗人的行动公约,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还有对窑岗的重点工程的专门先容。文化娱乐版面,大幅的登了一篇,对《大唐贵妃》这出戏的先容和评论,后面还有“小红玉”的生平简介。
还有对歌曲《送别》的赏析,尤其是对这首歌词做了深进的点评。后面又把这首歌的词谱都登上了,当然用的是宫、商、角、徵、羽的记谱法发表的。
也还发表了几位文人歌颂窑岗的诗词。
科技版上,先容了风车是怎样将水提上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火枪是怎样发射的。
生活版,先容了,怎样做清蒸鱼、鱼汤。还有怎样用肥皂洗净衣服,等等。
报纸的后面,发一份招贤榜,广征一切有真才实学的各界人士,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是有啥技艺,愿意到窑岗来工作,窑岗都会量才录用。
还有窑岗的招生简章,这次要招一千名学员,请求品貌端正,年纪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男女不限。学习的科目是商贸、军事、政治、机械、电子、化学、艺术、文学。报名从正月十十六开端,名满为止。招录的学生,学习期限为两年,学习期间,学校负责一切吃穿用的用度。学习突出者还有奖学金。
总之,这份报纸,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张知木想到了这份报纸在一潭逝世水一样的大明朝的文化届,会引起多麽大的波涛。所认为了扩大影响,张知木让范进福按原稿又刻了几分蜡纸,为的就是保证质量的多印几份报纸。
后来这份创刊号,印了两万份儿。成果,在窑岗就发了五千份。李茂第一个请求走的时候带走五千份儿。他看出来的了这份报纸的威力。
张知木不知道的是,这份报纸,很快的就分辨摆上了崇祯皇上和李自成的案头。他们都被张知木的这份报纸吸引住了。他们放下报纸的时候,都在想,这个张知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了初五,李茂、杨威就要出发了。李茂想在回南方前,把他在晋南这些年交下的绿林中的朋友都交代一下,这样的话,窑岗今年向南发展就方便得多了。不过也做了两手筹备,假如真的碰到不开面的,就筹备直接将它们剿了。为此,这次柳成璜和李菁一起带领一百火枪兵陪着李茂和杨威。
杨威这次是为他的运输公司趟门路的。晋阳(今太原)、汾州(今汾阳)、平阳(今临汾)、运城这几个处所,不用杨威往操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