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三章 豆萁煮豆 乱世刀兵(3/5)

作者:特别白

“哦?”

说了半天,话题终于让李孟感觉到一些兴趣,从去年利用信阳镇上的杨四来打击两淮的盐场之后,毗邻淮北的山东盐货的销售第一次在省外兴旺达,收入也是渐渐的增长起来。在李孟的盘算中,如果收入按照这个程度增长再加上两淮盐商们每年地供奉的银钱,胶州营可以继续扩军,而不用考虑财政上的问题。

不过鲁盐的销售买卖,增长的幅度却开始慢慢的变缓,北直隶的市场还有官营的长芦盐场。而河南地界大灾频频。也就是在那些城邑之中销售,这些市场空出来的份额被鲁盐抢占之后,鲁盐的销售就没有太大可以增长地空间了。

私盐买卖并不简单的是货物和银钱的交换,因为是官营的专卖货物,而利润主要是出自官盐私卖,在某处买卖,往往是需要当地的有力人士参与或是庇护,鲁盐在山东本地的市场。倚靠豪绅地主也是如此。

本省可以倚靠李孟地权势以及胶州营地武力强制达成。何况他又能控制住山东的各大盐场。

可要销往其他地方,北直隶和河南这等早就是有关系的地方倒好说。在外扩一些,可就很困难了,那边可是淮盐经营了将近两百年的地盘,买卖双方,庇护关系、分肥的比例都早就是确定好了,各种勾结错综复杂,世代的关系,可不是山东鲁盐这外来户说能进就能进入的。

所以鲁盐的销售增长很快就是停滞了下来,李孟正为这件事情愁,来自现代地他并没有把盐货销售想像地太复杂,只觉得官盐私卖,谁卖不是卖,哪里想到这其中就这么大的关系纠葛,说白了,李孟卖盐一半要依仗刀剑,在外省卖不动,总不好明火执仗地打过去。

在此之外,也有些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比如说淮盐出产量远远的大于山东,而且运输可以依托漕运和两淮地密集的水网,而山东则不同,有些时候,即便是外面有需要,这边的生产和运输也跟不上。

所以李孟一直想要在淮北顺理成章的扩大自己的势力,占据几个盐场,利用对方的渠道来卖,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而最近的这件事情,盐商的应对迅,也找不到生事的借口。

听见这方家的方应仁把话挑明,李孟顿时是来了兴趣,方应仁也是看到了李孟的神色变化,心中有了几分把握,禁不住笑着说道:

“大人也贩盐,不过做的却不精细,要知道这盐业的买卖,并不是有盐就能卖出去的,两淮盐商都是山陕、徽州的商人,几十代的传承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看着好像是钱货两讫的生意,里面的道道多着呢!”

李孟连连的点头,大明盐业买卖的最顶层就是这些两淮的盐商们,双方水火不容很长时间,李孟有时候也想,等到自己杀光了这些盐商,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知道这个行业里面的奥秘,今日居然有一位淮上盐商给自己讲述,真是难得的机会。

方应仁实际上还是有些紧张,身为李孟的大将已经是有种杀伐地血气。靠近了接触,方应仁的压力很大,说了几句之后,喉咙有些干,端起茶碗喝,却已经是空了,李孟笑着有拿着茶壶给他倒满。

这次方应仁并不紧张,反倒是笑嘻嘻的端着茶杯受了,李孟终于是开口问道:

“却不知道方兄来意为何。总不会是在这里闲谈吧?“

方应仁完全的放开了,笑着回答道:

“大帅这么称呼实在是折杀小人,大帅养兵治民,花费巨大,这开源的心思想必是迫切的很,小民家中有些门路,愿意助大人一臂之力。”

听到这话,李孟眯起了眼睛,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也知道对方是主动上门讨好。天上没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对方必然会要求回报。

从前孔三德、周扬都是做过类似的事情,天灾频频,内忧外患,脑筋清醒地人都是看到内乱将至,急于寻求庇护之处,或想在这乱世中博得一场大富贵,但现有这个状况下面,即便是有想法,也不能蓄积武力。个人还是无法和朝廷抗衡。

目前来说,也只能是下注了。

朝廷兵马没有什么下注的必要,常例的供奉已经是让人烦扰不堪,鞑子远隔千里,又是常在关外,而且此时的满清女真。在华夏汉人眼中仍然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除却那一直和草原上有生意往来的山西商号,其余人都不愿意选择。

而陕西乱军,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煊赫时候也有几十万兵马,但几起几伏,总是看不到有什么长远,让人不太放心。

按说李孟也是山东总兵,正牌朝廷的兵马。在外人的眼中看起来。这李孟和寻常的大明军将没有什么不同,敛财的本领或许还要高些。

但凡是近距离接触过或是仔细观察过的人都知道李孟和周围人地不同。或许李孟在这个时代都显得另类。

李孟善于敛财但私人生活可以称得上是俭省,每日里驱使军兵训练,从不克扣军饷,驻扎在山东却没有骚扰过百姓,反倒是屯田收容流民。

尽管做过这些好事,但李孟生活俭省,可钱财全是投入到自家军队之中,屯田收容流民,可屯田的田庄完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武道丹帝 快穿之帅气男神收服记 盗墓新娘:亡灵快递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人间苦 都市强龙 快穿之帅气男神收服记 女特工穿越:将门闲女(全本) 重生之再醮 绝处逢生[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