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g;&l;/b&g;&l;/r&g;
皇帝对瘟疫事件论功行赏的时候,慕容恪和上官都还没有被放出来。
如意以如意公子的身份第一次登上朝堂,得到了见皇上的机会。
依照礼制,皇帝是不允许见大臣家里的女眷的,所以即使如意在治理瘟疫的时候表现突出,皇上也不能随便召见谈谈心得体会,即使春围那盘烤鸡让皇上印象深刻,他也不能私下召见,要避嫌。
金殿这种公共场合还是说得过去,也不算第一次,魏如风当年就是在金殿被授予将军军衔。
没办法人家军功在那里摆着,谁也说不出什么。
如意的情况颇有雷同,虽然人人都知道她是魏家三小姐,可传到民间的名号还是如意公子,谁不知道如意公子治理瘟疫。
金殿并不是随便说说的,果真是金碧辉煌,高十几米,开阔敞亮,一面是高台,金丝地毯,白玉台阶,长嘴的铜仙鹤台风,上面镶嵌不少宝石,龙书案铺着明黄的丝绸桌布,闪闪发光,就是龙椅看起来真心恶心,一团团的龙缠绕在一起,总能让如意想起儿时恐怖电影人蛇大战。
皇帝是个气派的中年人,穿着明黄色的大褂,金丝龙冠,发色漆黑,浓眉大眼,老干部的面相,不像太子轻浮,喻王的俊秀,论气质倒是和秦王那个粗人有几分相似。
德安大太监在皇帝的桌子旁边儿,紫色的太监服在这一众金黄中非常好看,他站的溜儿直,抱着一块黄布朗读受封赏的名单,声如洪钟。春晚主持人都没他念得专业。
如意一早听说自己和秦王,封的不同,赏的都一样,黄金万两,珍珠十斛,锦缎十匹,心里甚是激动。
珍珠布料如意不懂,那她是知道值钱的,与黄金等价的五百公斤毒品她见过,她还真没见过,已经摩拳擦掌好一会儿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靖国公嫡女魏氏,学富五车,才贯古今,人品贵重,忠勇可嘉,虽为巾帼,不让须眉,救中山百姓,解朝廷危急,居功至伟,赏黄金万两,珍珠十斛,锦缎十匹,特加封为如意郡主。"
如意心理乐开了花儿,要知道郡主可不是随便叫叫的,那可是个官名,带工资的,一不留神她还成国家公务猿了。
"皇上!不可!万万不可!"
魏升噗通跪倒,连说不行"皇上,不可,本朝自圣祖开朝以来,从未有外族女子封为郡主的先例,万不可为了小女而破例!"
她再次怀疑,魏升这个爹是亲生的吗,见不得她一点儿好处,魏如意多半就是魏夫人当年红杏出墙的私生的吧。
太子即刻不阴不阳的说"靖国公若要提,本朝自圣祖开朝还没有女将军呢,你家二小姐不照样开了先河,如果没有魏三小姐身先士卒,谨小慎微,这中山城将有多少无辜百姓被瘟疫所害。"他随即转身面向皇帝"所以儿臣以为,父皇封三小姐区区一个郡主并无不妥。"
太子在做什么盘算,为什么要帮她?他不是要灭口吗?
朝臣们心里早都把魏升骂个狗血淋头了,自家儿子要当个小官,还要费尽心思的找人推荐,托关系走后门,他魏升这俩闺女,一个将军,一个郡主,这老东西不偷着乐去,还在金殿得便宜卖乖。
群臣附议太子,这种捧臭脚的事大家都爱干。
和电视剧里不一样,如意遇上的朝堂不是个说闲话的地方,也没有纪晓岚和珅式的人物逗咳嗽,大臣们一个比一个严肃,一个比一个正经,每个人都跟踩着地雷一样谨小慎微。
如意一抬头,魏升就瞪她,也只能一直低着头,皇上也不好意思说,抬头让我瞅瞅你长啥样。
她只是大臣女眷,还是未来的喻王王妃呢,哪有正经公爹盯着自家儿媳妇使劲瞧的。
上朝的时间大概是早晨四点多钟,燕国地方也不算小,各个片区都有个大事小情的,哪里又闹蝗灾了,哪里又有水灾了,谁去哪里视察了,盐运有什么,两江税收情况,燕国周围各个国家有什么动向,基本上早朝往小了说就是个例会,大了说就是早间新闻,还是国内加国际版本的。
一耽误就到了上午九点多的样子,如意的脖子都快抽筋了,长期这么下去非得颈椎病不可。
终于最后一个官员上了奏折之后,德安大太监喊出了退朝的口号,大家躬着身子出了金殿。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结队而行,也没人搭理如意,她就顺着宫墙往观月居走,此处没人,她也不需要顾及形象,把脖子转的嘎嘎响缓解颈椎压力。
身后一阵风起,她一回头,正被一股力量撞到墙上,对上一双桃花眼。
太子大概就是个壁咚爱好者。
两个人近的能闻到对方的口气是否清新自然。
太子的呼吸中带着一股清甜,他自信满满的说"你到底是谁!"
"魏如意"
如意刚打算故技重施,用膝盖顶他个翻白眼儿的,没想到太子学奸诈了,在她的腰间点了两下,很快她就觉得自己的下半身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