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4章 旧港宣慰司(1/2)

作者:曾灵
再将镜头再次转向郑和的二下西洋。

在郑和停留暹罗期间,郑和还派出一支分船队前往真腊访问。分船队受到真腊国王的热情接待。

真腊与明朝关系一向友好,华人在真腊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亦高于土著人。

真腊在处理华人与当地土著的刑事案件时,有一条特殊规定:如若土著人杀死华人,按律需处死;反之,如若华人杀死土著,只需赔偿一定罚金即可免罪。

分船队结束真腊的访问,与郑和的主船队合并后,离开暹罗,前往爪哇国。

于第一次下西洋期间,西爪哇王都马板杀害一百七十余名下西洋官兵,迫于明朝廷的强大压力,都马板同意交纳六万两黄金作为赔偿。

然而,随着郑和船队的离开,大明帝国又隔着茫茫大海,远在数千里之外,因此都马板迟迟未向大明朝廷交纳这笔赔款。

对此,永乐帝朱棣十分不满,要求郑和敦促西爪哇王尽快交纳赔款。

郑和庞大的船对来至爪哇,一再催促,西爪哇国王被迫于当年底向大明朝廷交纳了一万两黄金。

其实,永乐帝朱棣又岂在乎西爪哇的万两黄金呢?他需要的是西爪哇王认罪服法的态度。当大明朝廷收到西爪哇王交纳的万两黄金后,朱棣大度地减免了剩余尚未交纳的其余五万两黄金。

通过此事,这西爪哇国王都马板亦意识到,臣服中国并不会对本国造成任何伤害,反而能自朝贡贸易中获得大量经济利益,因此不再抵制与大明的交往,反而频繁遣使前往大明帝国进行朝贡贸易。

“宣德化而柔远人”,打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以巩固大明帝国的统治,并扩大明朝在西洋诸国的影响力,为郑和此行的一个重任。

而此任要旨在于大力宣扬推广中华文明的先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作为,郑和于下西洋期间以和平的方式积极传播教。

一下西洋之时,郑和在爪哇当地土著居民之中传播教,力劝土著对“鬼教”的崇拜,改信教。

为使教传播至全岛,郑和借助当地华裔的势力来推动教的传播。

此次下西洋,郑和率先于旧港华人中建立社区,后在山巴斯建立社区,接着在爪哇沿海、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等地建立了类似的社区,并在各地相继建立多个清真寺。

传播教并形成社区为郑和下西洋期间于东南亚地区传播教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爪哇成为王国,并向周边国家与地区传播教,进而奠定如今印度尼西亚作为教国家的基础。

而提及此,却不能不再提及旧港宣慰司。

在海盗王陈祖义覆灭之后,旧港宣慰司便宣告成立,首任旧港宣慰使即为立下大功的施进卿。同时,旧港宣慰司为大明王朝最南端的一块飞地!

飞地而已,有何了不起?

果真如此吗?

那为何时至今日,巨港,仍为苏门答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且将历史重翻,让我们自历史中探寻其中的真相……

14世纪后期,明朝基本一统了半数以上的东亚大陆。继承的不仅是众多传统农业产区,还有在宋元时代就发展成熟的沿海经济网络。尽管明朝在坚守农本思想方面,远超之前各代,但永乐大帝朱棣继位后,进行了超乎寻常的参与的策略。

永乐大帝本人身上有非常浓厚的蒙古帝国遗风,不仅比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更依赖蒙古武士,也在各方面有向元室王朝忽必烈汗看齐的企图。此二人均为非常有名的得位不正者,捡起相同的逻辑也就不会让人过于意外,只有保持对外不断扩张的进攻态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冲淡国内的反对情绪。

作为朱棣亲信的郑和太监,就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