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议国事(2/4)

作者:幸福来敲门


“大家一起当兵吃粮,但朝廷厚此薄彼,你说朝廷如何让北军将士能够心甘甘心?”

王一鄂之言也是很有道理,并再度占了上风,不过众人也感到林延潮一个礼部尚书在兵事居然能与王一鄂这位兵部尚书争辩个不相伯仲已是很难得了。

林延潮笑着道:“实在九边募兵由来已久,在宣德年间九边兵力不足,已行募兵之策。正德八年时,就言言官上谏,早定募兵之制,以来勇武。”

“嘉靖二十八年时,兵部有咨文九边所募之兵已达九万四千五百五十六人之数,当时五名驻守九边的官兵就有一人是募兵。九边所募之军回于卫所所管,秋冬操练支予口粮,春夏务农而返,这可谓半农半兵,称之冬操夏种之兵。”

王一鄂道:“久闻林宗伯有过目成诵之能,这嘉靖二十八年的兵部咨文居然能记得如此明确,但是王某不知此事又与南兵有何干系?”

林延潮笑了笑道:“王司马还请听林某说完,这募兵与南兵有三不同,一回卫所所管,二这募兵都是本地人,故有家室庐墓之恋,三这募兵仍操农事,不过给予免役这与卫所兵并无太多不同。”

“而蓟镇南兵呢?是客兵,客兵没有地步可以耕种,掩护的又并非乡土,千里离家,卫护京畿,没有家属在身边,若朝廷不给予优厚钱粮,不是凉了他们这份报效国家之心吗?所以南兵所定的兵饷着实不高啊。”

“但是眼下国库空虚,王司马提议节俭钱粮也无不道理,但朝廷四方有事,西北烽烟不断,王司马这裁撤南兵的打算是不是先放一放,以后再议呢?”

张居正之后,朝廷很多官员并不待见南兵,甚至天子在内。纯职业兵的南兵战斗力如何?是众所周知的。没有南兵坐镇京畿,则京畿不稳。所以这边要用,那边要压,故而王一鄂提出了裁饷之策。

所以林延潮无法变通,总之在廷议上先拖下来,让王一鄂暂时放弃这打算,这是林延潮现在能办到的。

礼臣议论兵事,这事本来就不妥,属于出位之举,王一鄂真要与自己争执,自己不占着理。

至于抬高南兵地位,甚至兵制改革,那唯有自己进阁的时候才干有所主意。

经林延潮一番,王一鄂想了想内阁已是反对自己意见,现在林延潮又站出来,他也没有把握。所以他没有再争执,而是拱手退进朝班表现此事作罢。

众人都是松了口吻,林延潮能辩倒王一鄂实在是不轻易啊。换了刚才以王一鄂的性格,那是朝廷不听我的,我就要辞官啊。

天子紧皱的眉头这时候方松开道:“这方是廷议,诸位臣工各执一词,朕有所得。今年蓟镇的军饷还欠着吗?”

户部尚书石星奏道:“陛下,明年三月前等云南罚课的银子到了,就能给蓟镇补上欠饷。”

天子道:“一年拖一年景什么样子,朕看是不是先从内帑里拿一笔钱垫一垫?”

石星连忙道:“岂敢劳动皇上出钱,臣回户后立即着手此事。”

“朝廷的钱,还是要紧着点花。石卿替朝廷管着钱袋子不轻易啊。”天子吩咐了一句不再说。

此刻首辅申时行,许国都是大喜。

林延潮也是欣然,自己所见果真与申时行,许国所合,不仅如此自己也算为了南兵作了一点事了。

…………

申时行清了清嗓子,表现廷议由许国替他主持,自己持续安坐。许国面上欣喜之色,然后出列半步面对众大臣们道:“经略郑洛出请设三边总督之事,不知诸位有何卓识?”

听到这里,林延潮退回班里,同时心想申时行让许国替他主持廷议,这未必不是一等放权的表现。

看来宋纁担负吏部尚书以后,申时行也感到了压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