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三舅此人,是个志大才疏之辈
温老爷元配只生了一儿一女,便是温绍阳的亡父温大爷与赵陌生母温氏这位温太太颇为贤良,还曾为丈夫纳了一房良妾,生的便是那温二爷,性情倒也和善稳重,是温老爷与温大爷的得力臂助,素来与嫡兄嫡姐相处融洽
元配死后,温老爷又续娶了一房这位现任温太太可不比前任贤良,容不得丈夫有二心,内宅里什么莺莺燕燕都遣散了,挑的丫头都没几个平头正脸的温二爷的生母因为有子,没法打,就被她整治得受不了,只得去庵堂出了家,只是替温老爷与他的元配夫人祈福去就这样,温太太还容不下她,每月送去的钱粮都要一再克扣,若不是温二爷在家族生意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时不时接济一把生母,只怕他生母早就被活活饿死了
温老爷看重次子,对继室的做法其实也有过不满奈何温太太年轻貌美,手段厉害,牢牢把握住了他的心每次他要火,总是在温太太的娇言软语,大事化,事化无温大爷与温二爷对此都无可奈何
这位温太太只有温三爷一个儿子,便把他当成掌珍宝一般,自就什么好东西都先尽着他使温家的百万家财,自然也是她儿子该得的只是那时有温大爷这个嫡长子在,她的想法得不到丈夫支持,才不敢明言罢了温大爷两年前病亡,彻底助长了她的野心至于温二爷,不过是个庶出,在家族生意做个管事就可以了,根本没被她放在眼里
然而,温大爷之子温绍阳,这两年长大了,越显得聪慧过人,十分得温老爷疼爱,有心要立为日后的继承人这大大妨碍了温太太与温三爷,他们母子便把温绍阳视作眼钉,一心要把他赶出家门
然而,温绍阳本身就是长子嫡孙,温大爷在家族的余荫犹在,族支持温绍阳的人不少,更别他还有一位嫁入辽王府的亲姑姑了辽王府不看重长子长媳,未给姻亲温家提供多少便利与好处可是辽王与辽王继妃还讲究一点身份与体面,不会到处嚷嚷自己讨厌赵硕与温氏夫妻,在公开场合里还要跟长子长媳装出一家和睦的模样那些不知内情的外人见了,只当温氏在辽王府十分体面,对她的娘家自然另眼相看温家也不会蠢到自行公开真相,低调地领受着这门姻亲暗带来的好处有这一层关系,谁不看重温绍阳几分?
更何况,温太太在家族名声不佳,评价远逊于元配,三爷本身又没什么真才干真本事,除去部分有心人,谁也不会支持他们温太太与温三爷因此就将温氏视作与温大爷、温绍阳一般的仇敌,丝毫不觉得她的婆家会让自己沾得什么光,知道她不受公婆待见,还时常私下嘲笑,巴不得她倒霉呢
如此一来,王家找上了温三爷,简直就是瞌睡遇上了枕头,一拍即合了
温三爷想着,反正温氏已死了,赵硕另娶他人已成定局,赵陌明摆着就是弃子,不可能再给温家带来任何好处即使将来赵硕有机会入主东宫,他还未必能斗得过帮了他大忙的王家呢吃人嘴短,更何况他是受了王家这么大的恩惠?没有王家,哪儿有赵硕那时的荣华富贵?若是他翻脸不认人,定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再,男人嘛,都是喜新厌旧的温老爷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有了继妻,自然就偏宠儿子了赵硕有了年轻美貌又能给他带来助力的王家女,还能记得温家么?等他又有了儿子,赵陌自然也就不重要了到时候温家只会跟着赵陌一起被遗忘
倒是温家若能借机会攀上王家,往后便有数不清的好处就算赵硕因为他们没有保护好赵陌而怪罪他们,王家人也会加以维护,不让温家吃亏一个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便宜外甥,和一个能处处提携自己的靠山,温三爷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温老爷倒是犹疑不定,他觉得儿子的话有道理,可又觉得自家不需要做到那个份上护着赵陌,遵守女婿赵硕达成的协议,将来赵硕若能飞黄腾达,再怎么样也会念着温家的旧情更何况,王家只是要求赵硕答应让他家女儿生的子嗣做继承人罢了,没要把赵陌赶尽杀绝只要赵硕得登大宝,他的儿子至少也能封个王吧?做一个王爷的外家,一点都不吃亏呀
可若是赵陌在温家出了事,赵硕心里肯定会觉得不满的即使有王家相护,也保不住他日后得势时,不会降罪于温家那时候他身份贵不可言,难道还能处处听王家摆布?就算是王家,也未必会为了温家一个附庸,与赵硕翻脸温王两家非亲非故,温老爷信不过,不想答应王家的条件
这时候温太太就插言了,赵硕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温家赶尽杀绝的,只因他与温家之间,并不仅仅有温氏与赵陌母子这一层关系,还有唐家的关系在温家长媳唐氏乃是赵硕亲舅舅的女儿,是他的嫡亲表妹哪怕是看在表妹的面上,赵硕也会对温家多几分优容只要温家行事不是落到明处,不让赵硕知道赵陌之死有他们的掺和,将来他要怪罪,也只会怪罪后妻与王家,怎会为难温家呢?
温太太这话时,已经完全忘记了她长年把长房的寡媳弱孙视作眼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事实,只当唐氏与温绍阳是好用的挡箭牌
温三爷又“王家势大,我们温家在大同还算有些体面,却远远敌不过京城的世家豪族若父亲不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