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者需借势,有势者需用势。把造势、借势、用势这六个字吃透了,可以无论是在战场、官场,还是商场上都可占尽先机。
做足了蓄势待发、因势利导的功夫,那就必然会产生势在必行、势如破竹的奇效。
在王国鼎看来,造势、借势、用势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这是一门高级的学问,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那就是——“乘势”。
胡雪岩过:“做事情如中国一句成语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他认为造势不如乘势:借势而起,借力而发,对胡雪岩来轻车熟路。不少商人,希图以一己之力摇旗呐喊,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真正高明的商人必然是顺流而行,乘势而行。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向洋行借款成功,就是乘势而行的效果。
胡雪岩所言,王国鼎早已烂熟于心。我们知道,曾国藩和胡雪岩那可是王国庆的精神支柱与智慧源泉。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王国鼎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到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采用这样一个三部曲:蓄势待发——乘势而为——势如破竹。也就是开始之前一定要蓄势,过程中间一定要乘势,结果必定会势如破竹。他是从来也不打毫无准备、毫无把握的战斗,因此,他总是立于不败之地。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干成。
这一次当然也一样。通过事前的种种运作,一切都在按照王国鼎的预想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
&l;/div&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