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活的开心、工作的顺利。
这一天,吃罢饭后,王国鼎仍到他比较喜欢的钓鱼台国宾馆休息。能住进钓鱼台,王国鼎觉得还是要感谢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不是改革开放,钓鱼台就不会对社会开放,他就是拿再多的钱也住不进去。
钓鱼台国宾馆隶属中国外交部,院内绿草如茵,湖水清清,散落着十六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客房有四百多套,有“东方第一馆”美誉。如今,中国的朋友遍天下,钓鱼台的客人“全球化”。发生在此的一些“经典”事件,可圈可点。更有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广为流传。
19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进行历史性的“破冰之旅”,他同主席、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下榻之处便是钓鱼台18号楼。宴会之上,尼克松展示了他练习半年多的“筷子功”。此前,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其“铺路”时,住在不远处的6号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入住钓鱼台12号楼。她从这里去人民大会堂会见邓平,并在大会堂前的台阶上跌了一跤。上世纪80年代,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前途问题谈判,以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也是在钓鱼台进行的。1999年12月,国家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最后一次以俄罗斯总统身份访华的叶利钦,两人一起在园中散步,留下许多难得一见的轻松画面。
众多的宾馆楼中,以12号、18号楼最突出,因为这是专门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领袖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便是住在18号楼。钓鱼台接待的国家首脑,其中600余位下榻18号楼,那里珍藏着中国外交的众多逸事。因此,这幢楼被人们戏称为“元首楼”。
钓鱼台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代皇帝曾在此筑台垂钓,清朝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钓鱼台的用途发生很大改变,从皇帝行宫变成来访国家领导人的下榻寓所。现在,钓鱼台不仅接待各国高级官员,还常被用做各类论坛和会谈的场所。
按照中国人的化特点,钓鱼台的每栋建筑都应有个充满化内涵的名字,然而每座别墅楼都是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一共排了18号,显得缺少才情,感觉完全不像中国风格。为尊重外国友人的习俗,没有1号和1号楼编号。不名字,只几号楼客人,数字给人的神秘感和中国外交的神秘感是一脉相承的。
&l;/div&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