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听的很专心。
王国鼎,据我知,这个刘半农是个才子,也是个传奇。
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
在常州府学堂毕业前一年,出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失望,刘半农做出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毅然从学校退学。
191年夏随着一纸聘书,刘半农这个连中学都未毕业的乡村青年—个鲤鱼跃龙门,跨入了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并成为了那里的教授。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年蔡元培主政的北京大学,实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思想,还有像只有学学历报考北京大学没有考上的沈从后来也被聘为那里的大学教授。不过,刘半农后来也到英国和法国留学,并于1925年获得了法国国家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仍担任北京大学国系教授。
王国鼎他们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也经常谈到北大历史上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教授们,刘半农就是其中一个。
刘半农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王国鼎现在也不上来了,不过,他还记得,在现代汉语中,“她”和“它”这两个字都是刘半农发明的。在言中,只有一个“他”。
和刘天华一样,刘半农也是英年早逝。
194年6月,刘半农在内蒙古考察方言途中遭到昆虫叮咬,不幸传染上致命的“回归热”。不久便与世长辞,年仅4岁。
听了王国鼎的介绍,刘,王老师,你的这些,比我们这里的导游讲的有味多了。这些细节得补充进去。
&l;/div&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