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0节官艺,下(2/4)

作者:山水话蓝天
这个可能了。

强盛一时在大宋举足轻重的沧赵家族遭此打击,彻底断了重新复兴的潜力,如今只剩下个赵公廉独自支撑。

而赵公廉的一切都是朝廷给的。

朝廷不给了,赵公廉无官无权,光杆一个,再聪慧有能也什么也不是。

赵佶感到这下是把赵公廉这把好刀彻底掌握住了,想用就耍着用好,不想用了,一个眼神也能让沧赵分分钟成云烟。

这时,由高阳关路众将联名上报的奏折,以及赵公廉申请去官回家丁忧的奏折也到了。

前者奏报的是:以辽民辽军汇聚成的数万辽寇以浩大兵力攻击边关并杀入内地。又有海盗从沧州突袭杀入河间府,从内部破坏,最可怕的是远程武器难挡。在两股强贼先后内外疯狂攻击抢掠下,高阳关路大军保家卫国日夜奋勇作战,疲于奔命,战况空前激烈,惨不忍睹。可惜府县皆破,王知府和兵马总管没于府城,各部统军主官也先后皆死,大军无首,失去统一指挥,末将等中下级军官守边有责,只能各自为战继续血拼到底,十万大军折损得只剩下三万多点(边军当时见海盗杀入莫州势如破竹,又有热血忠勇之士心动投靠了海盗,由赵岳离开时的四万多再次下降到三万),但也杀伤辽寇和海盗共计不下十万,血流成河,重创并最终打退了二贼,我中下级军官也死伤惨重,只余末将等侥幸活了下来,因忧虑边关安危,急于呈报朝廷好早些布置,万般无奈这才不顾身份卑微联名上奏,乞请圣裁。

联名上奏的军官能活着继续为大宋镇守边关,这是赵岳看其愚忠大宋却英勇或虽贪鄙却还骁勇敢战才放过没杀掉的。

现在还不到大宋倒台的时候。

不能彻底整垮高阳关路边军便宜了辽国。

铲除边军靠自身难以解决掉的那些只会捞钱揽功坏事的烂官,留至少还敢战的官军成为骨干,更利于保卫边关。

联名军官虽然多是粗鄙无文的边关中层武夫,但也不乏当官艺术,没把王知府怠战罪责上报是避免招惹皇帝本家安庆王以及朝中权贵,死的将领和损失的将士没如实上报是海盗搞的,这是避免朝廷连他们也猜忌为私通海盗却居心叵测继续混充宋军的隐患。把一切损失都说成是血拼抗敌的结果,这样才符合朝中权贵的心意皇帝的口味,才便于推罪捞功。

这样的战报,朝中诸贼是不敢扣下奏折隐瞒的。

镇边主官和军队都得皇帝下旨才能重新布置。想瞒也瞒不住。

赵佶匆匆阅罢,只感觉心惊肉跳一阵气短晕眩。

想不到颇有战斗力的高阳关路边军和重兵把守的河间府也遭此惨重损失。

赵佶在梁师成官家官家的惊惶伺候下缓过气来,又急看赵公廉的折子。

河间府和沧州都完蛋了,他现在焦虑更关心的是沧北情况,以及家族蒙难的赵公廉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思态度。

若是沧北军也损失惨重,那整个东北的防御体系就坏了。辽军若是汇兵快马南下报复,大宋危矣。

赵公廉仿佛预知赵佶此时的心情,奏折中上来就说:沧北四军州府县俱安然,兵民联手奋勇杀敌重创敌寇,且人财物都损失轻微。辽贼奈何不了沧北,请陛下宽心。

赵佶不顾皇帝体统,直接以袖子抹把脸上的虚汗,长长松口气,又急忙翻看了信安军、乾宁军、蓟州单独上报的军情以及安插在清州的文武官员上报的秘折,一对证,确实如赵公廉所说,沧北在赵公廉统一部署下不但守住了边关和辖区内地,还趁辽寇无功仓皇撤返时奋勇出兵追杀了一场,有所斩获。

沧北四军州能有如此战果,军民团结协作上下奋勇敢战是真,但不是就那么能打。

赵公廉借故抽走了沧北军绝大多数精锐,留下些基层骨干,补充训练的后备新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