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五百四十六章 春风二度玉门关(3/3)

作者:独看风起
谦就不得不就固有的观念反思了。

当然,《列子》是一本出处不清楚的书籍,其中的记载可以把他当做无稽之淡,可是刘谦记得《陈平传》中曾经以木偶美女欺骗阏氏揪出刘邦的故事,刘谦还记得《论衡》中记载鲁班制作木头人驾车的事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记载了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送粮食的事情。

中国古代修史,一般都注重实例,特别是两汉时期,秉承司马迁尊重历史的精神,写史的人们还是比较尊重事实的,故而这里边的水分应该不是太大。

如果是以前,刘谦又会从各个方面质疑这些事例,会怀疑古代人在科技上绝对没有后代聪明,只是来到汉代,见识了很多传说中才存在的高明技术之后,比如汉末还保存着防止刀剑防锈蚀的技术,刘谦也不敢胡乱说话了。

我国青铜器制作最发达的时候是先秦时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竟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于到清代,郎世宁在制作圆明园铜兽首的时候,竟不得不引用当时意大利的铸铜技术。

要知道,我国在秦代铸造的一些青铜剑的剑身每面误差竟不超过一根头发丝!不仅至今仍然锋利无比,甚至部分还具备了1937年才被德国人应用的镀铬技术(防锈)。而防锈这一点,刘谦通过亲身体会已经证实了汉末还确实存在。

比如夏商两个朝代,中国典籍上只是有记载而已,在殷墟没有被发掘之前,外国人甚至污蔑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两个朝代,而一些中国者就奉西方者的理论为圭臬,认定中国历史上就是不存在夏代和商代。

这也就是说,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就不等于我们的祖先没有拥有过,不然治严谨的祖先也不会无理取闹把这些东西记载下来。因此,刘谦在见识了葛玄的木鸟后,也开始对祖先留下来的记载展开了反思。

还别说,刘谦苦思冥想一番后,最后还得出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随着历史的进展一些技术正在倒退或消退。其实刘谦不知道,历史家把这种现象称作二次野蛮。

姑且把制作木偶的技术称作机器人,那么从献记载来看,西周时机器人制作技术非常高明,机器人在外观上看和常人无异,根本看不出一点异常。

到了西汉初期,陈平拿出来的机器人美女就相应的呆滞了很多,不会一颦一笑,只能远远的吓唬一些没见识的阏氏。到了汉末,再也没有真人模样的机器人面世,其技术水平只能制作运输东西的木牛流马了。

后来,刘谦曾经数次询问葛玄手中的木鸟来自何处,葛玄每次都是秘而不宣,只是说道,时候未到,时候到了刘谦自然会知道得清清楚楚。葛玄是刘谦来到汉末为数不多的朋友,他不想为了这些小事伤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再说葛玄为人做事自有他的准则,刘谦也不信葛玄会故意刁难他,所以这件事直到现在还没有最终揭开谜底。

至于刘谦为何如此相信这张古琴特有的用处,这也是他亲身体验而得出的结论。

当时,刘谦不露声色的试验过所有的酒水饭菜,发现没有丝毫的异常,而以他的酒量和控制力,当时只有三分醉,绝不可能一瞬间就醉的一塌糊涂。在醉倒的前夕,他也观察了大厅中其他人的情形,察觉现场除了他之外大家也是几乎在同时露出醉态。这样,除了这张有古怪这一个合适的理由之外,他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任何理由。

思考完今天不解的琐事,刘谦目光重新回到了不着寸缕的邹琳玉体上,望着忽明忽暗中闪动着白玉光泽的娇躯,下边一杆枪倏然挺。

“今晚已经把新瓜初破的小女子征伐够呛,算了,继续忍耐吧,要是李冰在这里该有多好。”

这一句感叹刚刚出口,这厮心中忽然咯噔一声,暗骂:“靠!刚才只顾着痛快了,说要为邹琳负责到底,可是这件事有该让我对阿冰如何解释?又该对大肚婆马荷如何解释?”

想着出征前和李冰闹出的一番别扭,这厮心中蓦然变得比吃了黄连还苦,胯下雄纠纠气昂昂的凶物当即就变成了面条。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逐日追月 位面电商 大宋剪纸人 萌宠日常 殖民异位面 都市少年医生 焚天帝 禅修武皇 妃子纯良 美味娘子:狼君,请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