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诸生试家法﹑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先考于公府,后面试于端门的复试制度。是说先笔试,然后看成绩,要天子出题进行面试。和后世不同的是,进行考试的目的不是要淘汰谁,而是根据成绩来决定,未来做官时职位的大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东汉中期之后,考核松弛,察举不实,有不少滥竽充数者,竟闹出“察孝廉父别居”的大笑话,这和吏治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