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七十五章(3/4)

作者:千年龙王l
地方。人口接近五千万人,单单是山东一个省,人口就有两千一百万人。 两千一百万人,挤在一个省里面挤成一坨坨。耕种那些耕种了几千年的土地!也幸亏是有了玉米,土豆,地瓜这些高产的东西。不然,早就跟以前一样闹饥荒。 把人分流一下,到辽东去。从铁岭卫向北,有大片的土地没有人耕种。虽然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可也比荒着强。咳咳咳!”孙承宗点了一根烟,刚刚抽一口就剧烈的咳嗦起来。 “孙老,李神医可说了,您这身体最好少抽烟。”李枭赶忙给孙承宗端了一杯茶,一下下拍打着孙承宗的后背,让他把痰吐出来。 “都七十了,身体好又能怎么样,身体不好又能怎么样?这个世界上,谁最后不是两腿一蹬了事。你当我是神仙,还能白日飞升不成? 莫管老头子,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欣欣向荣。而不是看着大明,一再被北方的蛮族欺辱。老夫这辈子就算是够了!” 入冬以来,孙承宗的身子非常差劲儿。一场感冒彻底让他趴窝,这几天不住的咳嗦。李枭很怕孙承宗的咳嗦变成肺炎,虽然汤若望和李中梓鼓捣出来了青霉素,可那东西看着实在太恶心。反正李枭打死也不会吃他们研制出来的消炎药! “孙老!咱这大明可是越来越好,您不准备看看大明可以繁华到什么程度?耿仲明、孔有德剿灭了四川所有的土匪,川渝二地再次成为天府之国。 听说玉米在川渝引种很成功,土豆更是达到了亩产八千斤的惊人数字。说出来您可能还不信,现在土豆除了当蔬菜吃一些,更多的是加工成饲料喂猪。 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一降再降,现在普通民众每天都能割上一些肉回家打牙祭。今年秋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都是大丰收。朝廷再也不用靠苏松二府的粮食北运!户部递上来折子,准备正式停止漕粮北上。这样一来,南方的粮价估计又要跌。 听说江南已经有人在收购稻米酿酒,这是盛世才有的先兆。”张煌言说起这一年的变化,心里非常畅快。 解决了中原省份的粮食问题,大明就开始驶向快车道。山东,河南,江苏这些地方,将会不断向辽东和关中移民。眼看着不久的将来,粮食产量会更高。 吃饱了肚子才能搞工业化,只有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 “整个北方都在修铁路,今年过年山海关的铁路就能修到通州。济南的铁路,也能修到通州。从锦州上车,可以坐着火车一直跑到济南下车。这路程原本需要一个多月,现在只要在火车上住一天就成。 咱们京师和天津卫也通铁路,从京城上车到天津卫,一个多时辰就够用。”孙承宗举起一根手指晃了晃。 “一个时辰!在这过去根本不敢想,把马跑死了也没这么快。” “这速度还是太慢,火车的速度达到极致,从京城到锦州半个时辰就好。还有我觉着,南北铁路枢纽,还是设在天津比较好。 天津有港口,又是渤海湾边上。如果修在天津,从锦州到济南至少可以节省一个时辰。这事情得和史可法好好谈谈,不能说因为京城是京城,就把铁路枢纽设在这里。 再说今后京城的土地会很紧张,火车站这东西还是不要进城的好,就在通州就成。咱京城的城墙,最好还是别破坏。”李枭想起后世,京城城墙被扒了个稀烂。著名的京城九门门楼子,也都被扒了个干净。现在想想都心疼,这些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京城的城墙,上面并排跑四辆马车没有丝毫问题。这东西修起来是件大工程,拆起来也是一件大工程。 “呃……!你们说了这么多,还没说那些俘虏要怎么处置。”满桂听得一脑门儿官司,他才不管修什么铁路。他只管要军功!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