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六十七章 形势(2/4)

作者:猛将如云
粮草辎重转运颇为便利。各位将军以为,李闯的日子会好过吗?”

众人随着多铎手上那还滴滴答答向地上的红色毡垫滴着油脂汤水的两块白肉的上下起伏,在各自的脑海当中勾勒出一副眼下的明清顺南四家军队的态势图。虽然眼下在山东的南粤军兵马仍旧打着大明旗号,奉弘光天子为正朔,但是在这些降将和清军心目中,南粤军和严格意义上的大明军队那是泾渭分明的两支军队。所以,在他们脑海当中,便将此时在山东方向的南粤军划为另外的一股势力。

河南,号称天下之中,四战之地。如今,开封和洛阳两处重镇都已经落入清军之手,大半个河南尽数归了清军掌握。那么,此时多铎和阿济格的主力,向西,可以增援曹振彦的西路兵马,直扑潼关,拿下李自成的根本之地陕西,让他重新变成流贼。丧失了根据地,失去了粮草和兵员的补充,李自成和他部下的将帅们就算是再能打,再能跑,也不过是肢体之患了。不能同大清并列争夺天下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远在北京的多尔衮,已经下令,命在鄂尔多斯附近的几位蒙古王爷,率领他们的蒙古骑兵越过长城,同刚刚降顺了大清的几位前明将领一道,率部围攻陕北重镇榆林。

榆林是明代北边重镇之一,居民多隶军籍,以当兵为职业;出身将门的子弟也特别多。陕西明军当中,有很多能打的将领,以及他们的部队都出自榆林府。他们由于长期混迹于行伍,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双手沾满了鲜血,反动的政治立场很难改变。为了解决榆林问题,李自成采取了先礼后兵的办法。他派辩士舒君睿携带白银五万两招降榆林诸将,同时命李过、刘芳亮率领大军七万随后进发,以便劝降不成即用武力攻取。作了这些安排之后,李自成即返回西安。榆林总兵王定眼见大势已去,借口往蒙古部落调兵,带着几十名亲信逃跑了。榆林道都任和卸任总兵王世钦、侯世禄、侯拱极、尤世威等商议对策,企图据城抗拒。义军的使者在城中从十二日谈到十四日无结果,十五日开始攻城。双方战斗异常激烈,到二十七日方被攻下,尤世威等被处死。至于说被吹嘘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的宁武战役同榆林战役相比,那就狗屁不是了。

现在围攻这座榆林府的,则是先换大顺旗帜,后换大明旗帜的前大同总兵姜瓖、榆林总兵王大业,宁武总兵高勋、宣化副将康镇邦,以及原明军西安守将,在李自成大顺军攻打陕西过程中,打开西安府城门投降,后来被李自成封为伯爵的王良智等降将会同数万蒙古兵马一道围攻榆林,迫使李自成部队在陕北无法立足,不得不南下关中、汉中,甚至是筹划着出陕西往湖广方向转移。在围攻榆林的过程中,为了向新主子表明忠心,这群降将们不惜挥起屠刀,向不久之前还在他们口中被称为龙兴之地、发祥之地的米脂县百姓头上砍去。惨无人道地将李自成故里李家跕和李继迁寨的居民,不分老幼全部屠戮一空。

民国三十二年《米脂县志》卷一○,《轶事志》附《拾遗》,《李自成族裔考》。据这篇文章记载,当清兵围剿的时候,有一位妇女携带幼子,归宁于榆林所属的叶家跕,幸免于难。此子遂冒姓叶氏,入籍榆林。又有李某从悬岩上跳下得脱,遍体鳞伤,人呼之为李没皮。此外全被清军杀光。《清世祖实录》卷八,记顺治元年九月二十日,平定山西固山额真叶臣自军中奏报:“伪定西侯唐通败降后,我军复攻破流贼原籍米脂县,歼其亲族,掘其坟墓,弃其骸骨。侦得流寇党羽俱经星散,以闻。”

随着清军的攻入陕西,西北地区的明朝降官降将也一个个原形毕露,再一次的施展出变色龙的本领,乘衅而起,拜表投降清廷。原先任过明朝宁夏花马池副将的董学礼,归顺大顺政权后曾奉命沿运河南下,后来撤到河南怀庆地区降于清朝。他降清之后急于“立功自现”,派人带书信约大顺政权宁夏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