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三十二章 别以为长着翅膀就是天使!(2/4)

作者:猛将如云
好叫父帅得知。”施琅见郑森得了彩头,此时李守汉看这个大木的眼神都满是热烈,自然不能甘于人后,立刻补上了一句。

“济南的大哥派人送信说大嫂已经诞下一子,重六斤八两。母子平安。另外,两位姨娘也给父帅添了一子一女,不过稍稍比大嫂晚了数日。”

酒宴上顿时又是一片欢声。一下子李家又添了三口两代人,虽然叔叔和小姑比大侄子还要小几天,但是这在各处豪门大户之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能说李守汉这样的当家人宝刀不老。

“为主公寿!”

“为父帅寿!”

众人少不得又是一圈向李守汉祝贺,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热烈欢快无比。但是,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李守汉等着众人酒过三巡,略略放缓了节奏之后,示意亲兵将一份文书取来。

“喜事咱们也庆祝完了,现在咱们说点败兴的事情吧!”他将文件递给了叶琪,示意他念给众人听。

当叶琪一口标准的南直隶官话读完了这份来自京城之中的密函之后,顿时如同往热油锅里倒了一桶凉水一样,顿时气氛爆炸开来。

信是在京城的李沛霆写来的。信中别的倒也平常,无非是辽东和中原兵败之后朝廷如何调兵遣将,到处救火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但是,其中一段话却是令众人愤怒异常。

“据闻户部有堂官进言,眼下朝廷大批军饷开支,国库空虚,建议重新执行洪武旧制,发行宝钞,以缓解朝廷款项军需之不足。”

所谓的缓解朝廷军需用度不足,实际上就是要用宝钞这样擦屁股都嫌弃它烂的废纸,同南粤军来进行军械粮食等大宗货物的交易,朝廷如今的大宗款项还有什么?除了要练新军以及给辽东、中原各处填窟窿花费以外,还有什么大宗开销?

这不就是明摆着是从南粤军手中抢钱吗?!刚刚和各级军官说过,中原便是咱们的出产货色的去处,所需原料、人工的来源,现在可倒好。人家一张废纸,印刷的乱七八糟,就要从你手里换走火炮、盔甲、刀枪、粮食。

钞法自弘治、正德年间废。天启时,给事中惠世扬复请造行。崇祯朝。有蒋臣者申其说,擢为户部司务。倪元璐方掌部事,力主之,然终不可行而止。

这是原本历史上关于崇祯为了挽回颓势而试图进行的金融制度改革,打算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从民间百姓身上再行搜刮一下,看看敲骨吸髓、鹭鸶腿上刮油的效果如何。但是,这样的手段,到底是因为对江南商人集团伤害过大而胎死腹中。未曾得到执行。想不到,今天这样的招数,这种滥发纸币,发金圆券等擦屁股都嫌脏的货币的手段,却依旧被人当做焕发大明朝廷青春的法宝祭了出来。

“主公,朝廷铸币之事,属下在江南之时倒也是略有耳闻。”读完了李沛霆这份密信,叶琪脸上仍旧是招牌性的微笑,“属下便讲说一二,以为主公参考。”

“崇祯元年。南京铸本七万九千馀两,获息银三万九千有奇;户部铸钱获息银二万六千有奇。其所铸钱,皆以五十五文当银一钱。计息取盈,工匠之赔补,行使之折阅,不堪命矣。宝泉局铜本四十万两,旧例钱成还本太仓,次年再借,至是令永作铸本。”

三年,御史铙京言:“铸钱开局,本通行天下。今乃苦於无息,旋开旋罢。自南北两局外,仅存湖广、陕西、四川、云南及宣、密二镇。而所铸之息。不尽归朝廷,复苦无铸本,盖以买铜而非采铜也。乞遵洪武初及永乐九年、嘉靖六年例,遣官各省铸钱,采铜於产铜之地,置官吏驻兵,仿银矿法,十取其三。铜山之利,朝廷擅之,小民所采,仍予直以市。”帝从之。是时铸厂并开,用铜益多,铜至益少。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请专官买铜。户部议原籍产铜之人驻镇远、荆、常铜铅会集处,所谓采铜於产铜之地也。帝俱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