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六章 捷报传来(3/4)

作者:猛将如云
植面积便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而仰光所在地和周边地区,更是占据了这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之中的大多数。不但面积多,而且这里的亩产量要比缅甸其他地区的亩产多出将近一成,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高出平均亩产量将近一倍的差距。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缅甸莽应家族的米袋子和钱袋子。

而更加重要的是。这条江还是缅甸从北到南的一条大动脉,将缅甸出产的水稻在这条水道上往来运输。其他的农作物。比如芝麻、棉花和各色土产也经由伊洛瓦底江运输。缅甸北部各地出产的各种珍贵的玉石、琥珀、宝石以及缅甸中部的农产品大都是通过伊落瓦底江及其支流输送到缅甸各地。

更要紧的是,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区。森林茂密,品种繁多,其中以柚木最为名贵。(缅甸是世界柚木的主要输出国,素有“柚木之国”的美称)这些上好的柚木是造船、造桥、制造家具的高级材料,也是沿途土司们换取金银供自己挥霍消费的经济来源。被砍伐下的柚木先用大象运送到附近的河边,雨季时被扎成大筏顺流漂下,直至仰光,而后再销售给各地来的商人。曾经有脑子好使的中国商人在这里购买柚木造船,然后再装上稻米运到广州销售,将米卖完后,再将船只拆了卖掉木料,可谓一举多得。

钱袋子、米袋子、大动脉,南粤军控制了这里,便绝对的占据了主动权。

“邓先达的一个旅部队不够,将眼下在沙廉的两个警备旅也调过去,沙廉留下混成第五旅在那里镇守就可以了。记住一定要水师牢牢地给我把仰光河、伊洛瓦底江死死的封锁住!那些木材、棉花、翡翠宝石什么的,本伯就笑纳了。”

众人听得守汉的调侃,无不是脸上带笑。

“主公,若是天使不来,我们讨伐缅甸王自然不用什么借口,只管打就是了。可是如今我们的那位皇帝陛下派了这位王公公来,我们就得找一个能够宣诸于口的理由了。”李沛霖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丝毫不担心。他关心的是应该如何向皇帝那边交代,怎么收拾战争之外的残局。

“长史大人,主公。在下倒是有一点浅见,愿意说出来请诸位指点。”安天虹不停的咳嗽声中。艰难的吐出了自己的意见。

“缅甸国王有三大罪,其一曰垄断贸易,压榨百姓,多行不义。这是其中之一,其二曰久不朝贡,无人臣之礼,屡犯天朝疆土。其三曰纵容海盗,劫掠商旅,对抗南中海上管理,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听得了自己的礼司主事讲述的为缅甸莽应家族编纂的几条罪状。守汉当真是有着欲哭无泪的感觉,果然强权政治都是妥妥的一个德行啊!这和说你家里有板砖这样的大杀器,我要带着人去你家里搜查有什么区别呢?

“安大人的话,说的很是不错,很能够给我们那位皇帝找回面子。不过,他要的是面子,我们要的是里子,大家还是要议一议,这张打到最后该如何收场?”

守汉的一句话为这次会议定了调子。

“主公,我们若是不能象灭了占城和郑家、莫家那样灭了缅甸。那就照着当日和暹罗签署的条约再来一次如何?让他割地赔款,开口岸通商?”

“战胜容易占领难。何况是缅甸这样号称能够动员出八千万大军的强国?别忘了,他曾经将暹罗、南掌等国家打得亡了国。所以。莫要想一口吃下去,还是小火慢炖的好。”

当下,守汉的文官们便开始根据以往的经验,如何小刀碎割,如何消化、如何奴役和压榨被占领的土地、人民。

哦,打错了,是如何让这些落后地区的人们感受到先进文明,让他们所在地区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这些事情,自然不劳守汉亲自劳心费神的去办。手下的一群精于此道的家伙自然会将事情办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