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石门县衙外,一张告示贴了出来。
如今商路不靖,百姓无事可做,县内的商业也为之萧条。故告示一贴出,就有不少附近的空闲百姓过来围观。
不过此时百姓大多大字不识一个,见告示贴出,也无人诵读,一群人围着居然无人认识,干瞪眼。
恰好古家布庄的老板路过,便有相熟的百姓把他拉过来要他诵读一番。那古老板早年也上过私塾,认识这些字自然不在话下,上前一看,立马喜出望外。
周围百姓见状心中奇怪,便问他何故。
古老板喜道:“这告示的是,科举之期已临近,匪患却不绝。县令大人决定5日后派兵前往平宁方向剿匪。”
有人不解道:“那古老板你乐什么,你家儿子不是已经跟你一起做生意了吗?难道还要去参加科举?”
古老板道:“各位有所不知,我石门县往日的商旅不绝,为何今日叛军走了,却依然物价高涨、凋敝至斯呢?这其中固然有叛军过境的原因,但现在沿路山匪横行、道路不靖、商路难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县令大人决定剿匪,看起来与我们大家关系不大。可实际上,只要拦路的山匪被剿灭,商路通畅,虽只是平宁方向的,却也自有商队过来售卖物品,到那时,虽然不能保证大家都有活计做,但至少柴米油盐的价格会下降,我们的生意也会更加好做不是吗?”
众人闻言都觉有理,纷纷点头称是。这时两个路过的学子听到古老板所,便也跑了过来观看。其中一个看完大喜道:“太好了,我还愁着今年的县试怎么参加呢,这下好了,不用浪费这次机会了,苦等明年了。”
另一个也道:“没错,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赶紧去告诉学堂里的同窗吧。”言罢俩人兴高采烈的联袂而去。
这时一名百姓突然忧心忡忡的道:“我儿子在卫军中当差,也不知这次剿匪有危险不?”
旁边一百姓道:“老王头,你就甭瞎操心了。你儿子入的是外卫。就算去剿匪估计也是内卫去。”
另一百姓道:“应该没错,我弟弟就是内卫,怪不得这几天撒子要集训,都没有回来。原来是要去剿匪呀。”
这时又有百姓:“那些山匪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人,也不知能剿灭的了不?”
刚才那百姓不满道:“山匪再凶能凶过叛军吗?我弟弟还参加了守城之战,就和王县尉的公子在一处城上,凶神恶煞吹破天的胡人叛军都杀了好几个,光赏银都领了20两呢。”
众百姓听完大惊道:“20两?你吹牛吧!”
那人很满意大家吃惊的表情,笑道:“不信,你们可以去内卫中相熟的人中问下,一屯二队五什的什长,是不是名叫李强。我弟本是和县尉公子一起应募的乡勇,只因为守城时表现出色,不但直接进入内卫,现在还成了什长,手下可管着10个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呢。”
众人见他的真切,不似作伪,便信了8分,纷纷向他投以艳羡的目光。
那李老大越发得意了,道:“要我呀,根本不用担心,去年叛军牛皮都吹破天了,又人多势众,个个还凶神恶煞的,不照样在咱石门汉子面前把牙崩了。今年咱石门汉子哪个没练几手薛老英雄传下的刀法,现在只是去剿灭这些欺软怕硬的贼娃子,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看是去晚了。”
正所谓话糙理不糙,众百姓听了李老大所言也颇觉有些道理。
一百姓点头道:“是该早些去的,想叛乱未起之时,找我赶车拉货的人都得排队,现在可好,眼看都五月了,来的商队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不,还都是护卫要比货物多,本地的商人更是都不敢出门采买进货,我这车把式都闲的可以学驴叫了。赶紧打通商路,大家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另一名路过旁听的行商打扮的商人泼冷水道:“哪有那么容易,平宁方向的贼匪还算少的,通江方向的山匪才是多如牛毛。我听前些日子通江府兵前去剿匪,结果反被匪给剿了,据领兵的府军大人和通江县尉都战死了。”
又有一人叹道:“这么,府兵都败了,我们卫兵肯定是不成了的。哎,通江方向不平,上谷方向又不通,好日子不知待到何时呀!”众人听罢,纷纷苦笑离去。
石门县西城王明德家,王梅吃了几口午饭,便放下筷子,支头不语。
王薛氏见状道:“梅儿,怎么不吃了呀?”
王梅撅着嘴道:“家里就咱两人,吃饭都不香。娘,爹爹和四哥去哪儿了,为何都两天不回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呀。”
王薛氏笑道:“你这丫头,哥哥在家的时候,你嚷嚷哥哥吃的快,好东西都被他吃了。如今哥哥不在了,你又吃饭不香。”顿了顿又道:“你爹爹和哥哥都是大人了要去做大事,过两天就回来了,还会给你带肉肉的。”罢,便又哄着王梅吃起饭来。
王明德、王涛去哪了呢?
原来在告示贴出的前一天,王明德带着薛冲、杨强外加200名内卫,悄悄来到土龙岭外一处山匪巢穴附近藏身。而王涛、张火、金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