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名院(1/2)

作者:大漠飞鲨
王涛爷爷家所在王家集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地处平宁王氏所在地王家堡和北地名院麒麟山平宁书院之间,多为平宁王家旁支中人,又有平宁书院学子经常下山采买,当地每旬一次的集市倒是异常繁荣,故得名王家集。

王涛和众童生一道先在王家集上采买了肉食米面等一应物事,众童生不好意思想要出钱,也被王涛以自己有赏钱为由拒绝了,众童生心中感叹王涛豪放之余只好出力搬运货物了。

王涛的爷爷王志虽是穷秀才出身,但儒家仁爱之心强过一般人。家贫时无法,这些年家境转好,老秀才仁爱之心大起,就在农忙时主动帮集中农人做些看护孩童兼启蒙教育的差事,在集中倒是很受好评。

能够看护孩童家中占地自是不的了,这也是王涛敢大包大揽带着众童生来此的原因。

事实也证明王涛所料不差,却王涛那年过花甲的爷爷王志早就掐算着孙儿王涛今年要参加府试,心儿正在焦虑着呢。如今看到自己的孙儿提着大包包的肉食米面、时鲜蔬菜到来,嘴上自然怪罪孙儿乱花银两,心中却是感叹孙儿长大了自是欢喜不已。至于那带着的一帮年轻人,在爱屋及乌之下自然不算什么了。

这个时代住宿没有那么讲究,童生们出外赶考也自带有简单的行李,只需要晚间在老秀才启蒙孩童的房屋中腾出地方铺上凉席,就可以入住了。至于所花的银两,由于这时代物丰民足,银两购买力也是十成十的,够十数人使用的食物和这么些礼品总共才花了不到2两银子。

不过王涛只敢是发现匪徒的赏银,至于斩杀匪类的赏银自然是不敢提起,众童生吃人嘴短,自是从旁帮衬,最终自是宾主尽欢、皆大欢喜。

离放榜还有几日时光,众童生自是不能每日启蒙幼童,难得来到众人心目中的圣地平宁书院跟前,再加上麒麟山本就风光秀美,不去看看自是可惜。于是五月十八日,王涛和一众童生起个大早向平宁书院行去。

平宁书院坐落于麒麟山狮子峰上,向来以山水相间,风景秀美,一年四季景色各异著称,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满壑;夏天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落霞飞虹;冬天银装素裹,雪浪连绵。可谓是美景佳境终年纷呈。

据当年王家先祖本是七族五姓之一太原王氏旁支大儒,五胡乱华时避祸于此,因感慨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故举家迁居附近,并在此山峰上建立平宁书院,延绵至今。

平宁书院多年来坚持走精英路线,只招收25岁之前考上秀才的青年才俊,多年来出过的举人多如牛毛,进士数不胜数,就是号称三甲的天子门生也出过二十余位,这在风偏弱的北地,被称作北地名院那绝对是实至名归。

却那王涛等人来到了平宁书院近前,只见平宁书院所在狮子峰乃是凤凰山峰,观之三面皆是层层峦峦的山峰、四面凭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丽绝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书院大门前有二人高石碑,上面刻着“平宁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是北海王猛。

童生中立马有心思机敏者忆起此为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的一代贤相王猛,众童生看了不由唏嘘不已。

门两边立着几株不知多少年古松,枝条舒展,碾盘一样的粗杆与繁茂的绿叶,就像一棵棵不屈的头颅。

走近大门,只见上面刻着“北地贤才,以此为胜”八个充满豪气的大字,让人一看不由得就生敬仰之情。

平宁书院的院制是每年科考前后就是放假之时,既可以让学子有时间自我调整入州城赶考,又可以学子有时间与家人团聚,还可以在这个农忙时节回家帮忙,可谓是人性化之至。

王涛早知自己哥哥王海,今年已经上州城参加会试去了,自然也无人可访,于是自己充作导游陪同其余学子一路参观了猛公祠、华阁、藏书楼等书院盛景,最后前往狮子峰后致远亭。

这致远亭位于狮子峰北角,是狮子峰最高处,此处有三景闻名于世。一是曲水流觞。山顶的一处涌泉汇聚成溪水绕亭而过,据当初建此亭的王氏先祖就是为了效法“曲水流觞”这一典故而建。二是观瀑。致远亭侧面不远处的神女峰上有多道泉水汇集的大瀑布飞天瀑,品酒观瀑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三是宁静致远。致远亭建在悬崖边上,坐在致远亭上煮酒吟诗眺望远方,是心旷神怡也不为过也。致远亭也以此三景被称为凤凰山第一景观,为上平宁书院必去之所在。王涛等人自是不愿错过。

众人来到致远亭,只见亭上人影幢幢,走近一看,一些士子们装扮之人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玩起“曲水流觞”的把戏。

王涛等人见状,自然也不好近前相扰,自是绕在一旁准备观瀑望远,这时忽闻有人呼唤:“王涛。”

王涛一怔扭头看去,只见一个腰粗脸圆的士子站起来道:“果然是你,来来,到这边坐下,咱兄弟许久未见,好好叙叙旧。”

王涛愣怔了半天这才想起,这不就是当年被自己推下枯井的堂兄王明嘛。两年不见,脸圆的跟个加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上门狂婿陈华杨紫曦 暂命名 足坛破坏王 兵锋无双 焚天战神 Boss有令,宠妻无度 庶女撩夫日常 豪门风云Ⅰ总裁的私有宝贝 灾厄之冠 全职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