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深算(1/2)

作者:大漠飞鲨
却王涛闻听有人无端辱及自己家人,恼怒之下便恶狠狠的一瞪眼望去。

王涛这一年来在石门县杀叛军、进山剿恶匪,不算箭杀的手上也有十余条人命,杀的人多了自然有几分杀气。此时恶狠狠的一瞪眼,更是杀气迸射而出。

王明和赵景本是书生一个,杀鸡都没见过几次,此时被王涛这么一瞪,都觉得那目光若有实质一般,直刺心窝,吓得二人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一步。两人本是站在人群前排,后面也都是士子,此时猛地一退,自然踩到了旁人,弄得旁人是怨声载道,两人也是狼狈不堪,好不丢人。

王涛见状冷冷一笑,抬腿欲走。却又听到从身后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道:“贤侄且慢走,请听我一言。”

王涛知道背后就是官员士绅,决不能置之不理,因此只好转过身去,定睛一看,却是老爹的顶头上司平宁郡尉郑则道。

只见那郑则道笑呵呵的道:“贤侄,前面郡守大人也曾过,此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我辈当勇往直前,早日进入朝廷,为国效力。你又何故藏拙致斯呢?”

王涛虽不知这郡尉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听他语气不像是在为难自己,倒像是帮自己圆场。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这笑脸人是自家老爹的顶头上司。

王涛自是不敢忒慢,躬身一礼道:“郡尉大人,请恕生愚钝!”

郑则道先向旁边的郡守裴明道拱拱手以示敬意,而后道:“贤侄,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你刚才自己做不出诗词时所的没错吧!”

王涛一怔,似有所悟,但此时也只剩下点头称是了。

郑则道接着道:“在座各位中不乏做过诗、填过词之大家,在这里郑某檀越了。郑某以为这句‘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道尽所有写诗作词者的心声。在下虽然才疏学浅,但若如此真知灼见,此前却是闻所未闻,在下却是不敢信的。因此,在下请问在座诸位可有人听过这么一句话?”

众人这才想起此句确为刚才王涛所,只是当时大家光注意后面他推辞之言而被忽略了。

大家都是靠章吃饭的,此时细细品味这句“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方觉出此句不同凡响,再结合自身填词作诗的经历,真是越品越有滋味,是真知灼见绝不为过,但此前确实无人听过,因此大家都纷纷摇头。

郑则道转而对王涛道:“贤侄,敢问这句‘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是你所创?”

王涛心中苦笑:真是剽窃也有瘾,没成想自己不知不觉间就把陆游大大的名句给引用上了。但此时自然不能出是前世陆游所作,只好硬着头皮点头称是了。

郑则道又道:“诸位,出如此真知灼见的人却作不出一首诗。不知大家如何看,但郑某看来除了藏拙还能有何原因呢?”

众人闻言虽觉有些牵强,但确实也有几分道理,更何况又是前途无量的郑郡尉所言,因此不但无人反驳,还有不少人逆转风向,转而点头称是不提。

郑则道对众人在自己的影响下的表现,是看在眼里,满意在心中。不过作为久经熏陶的大族子弟,那份得意自是被他深深的藏于心中,绝不可能表现出来。他向四周拱拱手道:“郑某此前也曾见过王贤侄的诗作,很是钦服。对了,估计平宁书院的学子可能大多都听过,就是去年那首《望飞天瀑布》。”

此言一出,不止下面的众多学子中惊诧声四起,就连席中的裴明道、薛木仁等看向王涛的目光也大为不同。

原来,平宁书院本就是北地最负盛名的书院,多有人百姓慕名前来。而在致远亭观飞天瀑布更是平宁书院上最著名一景,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墨客留下诗作以作纪念,其中名句更是作为书院骄傲被书院学子传唱。

而《望飞天瀑布》自去年成诗后经过参与其中的学子范围传播后,立马凭借生动形象的景致描写,强烈的对比刻画,大气蓬勃的比喻而不胫而走,不仅成了书院士子又一津津乐道的佳作,更已成为了书院的一张名片,为众多人、墨客所熟知。

平宁郡下诸官不管出身如何,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多年方成就如今的官职,对这首人人称道的诗作自是不会陌生。

裴明道更是将这首佳作视作自己治下之功而情有独钟,还曾萌发过邀请作者一叙的念头,只是后来得知是一个14岁的少年所作方才作罢。此时听此王涛就是彼王涛,惊讶之下,对郑则道所的王涛藏拙之事也不由得更信了几分。

末席的王明德见状,哪能不知道这是郑则道有意维护自家孩儿,不由得也向顶头上司投去感激的目光。

郑则道将大家的表现,尤其是王明德那感激的目光尽收眼底,心下越发满意了。

原来这郑则道这般年纪能取得高位,绝不是仅凭郑氏旁支余荫得来的,与他本人的聪明机变、甚至是老谋深算分不开的。

郑则道以官之身肩负一郡郡尉之职,这要在往常的太平年景,郡尉不过是负责城池治安、剿剿股山匪之类的,不值一提。

可偏偏去年沙陀安贼叛乱至今未止,以往剿灭悍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帝少你家甜妻超凶的 鉴宝天下 我有一颗灵气树 匪军之龙腾四海 王妃威武之连云天下 我真没想当训练家啊 校园绝品狂神 哭包穿成小夫郎 月桂别墅 七零年,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