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元宵之宴(2/3)

作者:富春山居
员士绅,这些官员领袖的作为,自然让想要澄清朝堂的官员们大感失望。

而崇祯上台后的这两年,一直在推动内政改革,并替换一些年纪过大精力不济,又或者是有资历没有能力的官员,这使得一部分青年官吏开始提前上位。

这些青年官吏虽然倾向于改革,但是在他们看来,黄立极这样有政治黑历史的官员显然是不适合主持大明的改革事务的。今天的大明需要进行改革,但是改革必须让洁身自好,没有道德问题的官员来主持,这样才能让朝廷颁发的改革政策获得地方上的认同。

于是到了崇祯二年末,京城的士绅官员开始慢慢集中到了李标、成基命、周延儒三人身上。李标是高邑,他是东林党党首 星的同乡兼弟子,东林党案爆发后,选择了称病回乡。崇祯二年被召回了京城,就任吏部侍郎。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比李标早一个月回京,担任了礼部侍郎。

李标、成基命都是老资格的东林党人,地位不在钱谦益和韩爌等人之下,因此在钱谦益组党造成东林党内部分裂之后,这两人便被一些东林党人推了出来,以收拾东林党人的信心,试图重新凝聚东林党人。

而周延儒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作为少年时连中两元的科甲名人,加上身边有一个手腕圆滑的温体仁替他造势,在加上科学进步党党员的身份,使得不少青年官员和士人围绕在了他的身边。

元宵佳节的当晚,三十多位年青官员聚集在了西城的一间酒楼内,酒过三巡之后,喝的面红耳赤的官员们就开始将话题关注到了眼前的这场战争上了。

钱士升第一个表示了对日前大明时报宣传的战争英雄感到不满,“…大明时报现在完全成了那些武人的喉舌,天天宣传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士兵和普通人,连修个路都成英雄了。内阁的庙算之功,却连提都不提。这样下去,我们这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岂不是连一群贩夫走卒都不如了…”

一名酒意有些上头的官员愤怒的说道:“说来说去,都是那个总参谋部坏事,自从总参谋部成立以来,先是架空了五军都督府,又架空了我们兵部,现在看起来他们连内阁都不放在眼中了。难不成,今后我们还要仰一群武人的鼻息了么?”

这名官员的话语顿时获得了数名同僚的声援,有人甚至大胆的说道:“光是一群武人,又有什么本事可以架空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还能让内阁几位阁老让步。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有孙学士在总参谋部。以他帝师的资历,加上皇帝的支持,这总参谋部自然可以自成体系,让我们『插』手不得。

要我说,想要改变现在的局面,就必须让孙学士离开总参谋部才行,没有了孙学士的总参谋部,也就没有了今日这种超然于朝廷之外的地位。”

“菊然兄说的不错,如果能让孙学士离开总参谋部,这最有可能接任孙学士位置的会是谁?”一名官员不由好奇的询问道。

“如果从六部调入一个人,恐怕谁也说不准。不过若是直接从总参谋部推选一人,我觉得鹿善继、袁崇焕、茅元仪三人都有可能…”

“鹿善继虽然素有忠正节义之风,但是他同孙学士一体两面,若是让他接了孙学士的位置,这总参谋部估计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啊。

茅元仪虽然出身名门,但不过是一个白身,让他接任孙学士的位置,恐怕难以服众。倒是袁崇焕既是进士出身,又向来亲近我等,若是他能接任孙学士的位置,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不少官员顿时清醒了过来,有人不由怀疑的说道:“孙学士刚刚立下如此大功,想要让他卸任恐怕是不太可能吧?”

今晚没有喝多少酒的陆澄源却笑了笑说道:“让孙学士卸任我们是做不到,但是想让孙学士让出这个位置,却也不是无法可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