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任凭他怎么擦都擦不干净。
就那样他将担子丢给了自己的儿子。
《慕史·蛊羽列传》有过记载:羽和三十年春,慕帝挥毫于寝宫内,哀恸不止,有侍者悄劝偷窥者见帝写数百慕羽于简上,不忍泪,随离身。毕,帝不知所踪,有其子曰,帝逝尔,无人见其尸首。又几日,有人见其于函壑烽火台,观良久,跳之。
每每想到那篇悼文,凡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老臣都知道苏蛊写的那篇文代表着什么,不免都拿起袖子擦眼角,唯有在心里叹一句,愿来生只做鸳鸯不做王。
后来那篇悼文被有心人士编成了歌谣,让世人频频传唱,其内容如下:
作《一世君颜》寄挚爱:慕羽
羽和三十年春,羽殁三十岁,朕思之,甚哀恸,举墨投案,不知写作何起,朕安在,故人安在?
狼烟烽火
红尘难错
千里长歌心意难测,万世江山天辽阔
函壑功成骨枯独留相思难寄于我
一朝诺言情何多
孤城冷落雏燕长鸣无烟火
等月下烟雨洒落尘土为污浊
醉卧红尘情难托
昔日温情殆尽为君误把红尘错
寻吾同墓再把誓言说
寻吾同墓再把誓言说……
从来誓言无用封情锁……
苏蛊搁笔的时候泪早已打湿了整个竹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