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向童鸣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童鸣非常感激于鑫叔叔。
“于叔叔,谢谢你给我了这么多爸爸的事情,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大概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除了向自己开诚布公之外,童鸣还感谢于鑫,将这么好的一位女朋友介绍给了自己
在挂上电话之后,童鸣默默的靠在沙发上。
的确,父亲在这样一家摩配厂里面上班,是有够辛苦的。
这就像是家庭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另外,还有一句老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将这些话放大到一家企业上,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直都是顺风顺水,那么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管理者都非常的轻松,大家各干各的活、各找各的钱。
但是,如果一家企业连连亏损,并且频临倒闭了,那么这家企业的一般员工和管理阶层,一定是压力巨大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定然是矛盾重重,为了化解这些矛盾,那搞群众工作的人,应当是最累的。
也难怪父亲童大河会天天去慰问那些下岗了的职工,搞得连家都回不了了
那么,对于父亲的三江摩配厂,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呢
童鸣左思右想,却发现现在的自己,纵然有关系系统附身,却也没有办法立即改变三江摩配厂的现状。
那么大的国有企业,那么大的厂,连政府都没有办法,自己的力量,实在是太渺了一点。
虽然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善三江摩配厂的经营状况,但是作为儿子,童鸣至少能为自己的父亲做一些事情
这天晚上,童大河终于回家了,不过却显得非常的疲惫。
童鸣凑到童大河的身旁,道:“爸,你这两天全在忙活慰问的事情,真是辛苦你了”
童大河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是谁告诉你的”
童鸣笑道:“是于叔叔告诉我的。”
“这个老于,怎么这么多嘴多舌的”
言语间,童大河对自己的同事颇为不满,但是既然童鸣关心这个,他也不介意给儿子。
童大河告诉童鸣,维持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原本就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尤其是在这段非常的时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的。
由于企业面临困境,不得不让一部分职工暂时下岗,而这些下岗职工,他们也是有要吃饭、要养家糊口的。
所以,维持这部分职工的思想稳定,便成为了童大河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让这些下岗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也为了让他们不至于做出一些到市政府门口示威的荒唐事情,童大河与车间的工会主席张泽东,不得不每天奔赴每一名下岗职工的家中慰问,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实时困难。
“可是,爸爸,这样真的有用吗”
童鸣的一句话,将童大河给问蒙了,但是童鸣却依然不依不饶。
“单单是稳定职工的情绪,不让职工闹事这样的做法,真的管用吗就算他们暂时不闹,但是当时间已久,当他们发现企业的未来依旧渺茫,并且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难道他们还是不会闹事吗
爸爸,拿治病来,治标不治本的话,病就算是治好了,也会复发的,所以,当前三江摩配厂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等企业的效益好了,将那些下岗的职工再找回去上班,这才是万全之策”
童大河叹道:“鸣,你得轻巧,如果事情真的像你的这么容易的话,我就不用累死累活了。”
的确,三江摩配厂的亏损及盈利,可不仅仅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够决定的,必须要看企业的管理、成本的控制,以及市场的行情等多种方面。
童鸣一时间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更不用是刚刚从工人岗位升入到车间管理层的童大河了
“爸爸,我看不如这样吧”
童鸣向童大河建议,童大河问道:“不如怎样”
童鸣又道:“这两天,我单位上的事情并不多,有点空闲时间,你去慰问职工的事情,不如我陪你一起去吧”
“你去”
童大河露出吃惊的表情,但是童鸣的态度却很坚决。
“好吧”
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童大河也稍稍有些溺爱,便答应了童鸣的要求。
第二天,童鸣便和自己的父亲童大河,以及三江摩配厂维修车间的工会主席张泽东一起奔赴下岗职工的家中慰问。
虽然童大河和张泽东不辞辛劳,连续加班加点,连家都不回了,但是他们却连指标任务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维修车间的下岗职工人数,有6人,但是这段日子,童大河和张泽东一共只走访了2人,还剩下40人,没有走访。
“童书记,这是你儿子”
张泽东一看见童大河身旁的跟班,好奇的询问。
童大河笑着道:“对,这位是我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