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2章 邺城之变(一)(2/4)

作者:庚新
边最亲近之人。诸葛亮跟随刘闯快六年时间,并多次随刘闯征战,眼界和能力也是在一点点的提升,所以并没有让人吃惊。

而司马懿主持黄阁。

黄阁究竟是做什么事?

许褚等人并不是特别清楚。

只要刘闯对司马懿满意,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所以许褚等人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可陆逊,才来多久?

便要他主持一场战事,未免太过匆忙。

陆逊似乎也知道,许褚和庞德对他的不信任。

但他却没有推辞,而是慨然领命。

刘闯对此也心知肚明,陆逊自为他效力以来一直都很低调。可以说除了刘闯之外,知晓陆逊手段的人,也只有张辽郝昭和赵云三人。而且这三个人,对陆逊的了解也不是特别全面。

当然,此时的陆逊,远没有达到后世火烧连营时的水准。

那是经历过无数次挫折凝聚而成的智慧,对他现在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积累。

不仅是陆逊,包括诸葛亮在内,同样也没有达到巅峰,这需要时间来积累,刘闯能等得起。

不过,即便如此,天才的光辉仍旧不可掩盖。

陆逊十六岁担起一个家族的重任,若没有真本事,恐怕吴郡陆氏一族早就泯没于历史尘埃中。

所以,刘闯对陆逊很有信心。

他也相信,以陆逊的才能,早晚可以得到许褚和庞德的认可。

安排妥当之后,刘闯便回到后宅。

他在屋中徘徊许久,突然取出一个锦囊,也就是诸葛亮给他的二号锦囊。

打开来,他看了一眼。

锦囊的内容非常简单:黎阳之战,若起波澜,速往邺城。

十二个字,犹如晴天霹雳,让刘闯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这十二个字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诸葛亮预料到,黎阳之战很有可能会发生变数。而现在,冯礼和袁春卿的归降,岂不正是变数所在?

往邺城?

难道说。邺城也存有变数吗?

刘闯刚开始接受诸葛亮三个锦囊的时候,更多是一种玩笑的心理。

他一直认为,所谓的锦囊妙计是后世人强加给诸葛亮的故事,更多是用来凸显他智几于妖的才干。可现在。刘闯突然觉得,这诸葛亮的智慧,的确是有些‘几与妖’。或许,他这样做是出于最坏的打算。但刘闯却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思虑之缜密,的确是让人为之赞叹。

可邺城又能有什么变数?

刘闯有些犹豫,是否该去一趟邺城。

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邺城真的发生了什么问题,那可真要有大麻烦!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走一遭邺城。即便邺城没有什么动荡。他过去看一看,也能安心一些。

想到这里,刘闯立刻召来陆逊。把他准备往邺城的决定告诉了对方。

出乎刘闯意料之外,陆逊在沉吟片刻后。竟举双手赞成刘闯的决定:“今战局变化突然,冯礼和袁春卿突然造反,难免会让一些人蠢蠢欲动。皇叔去邺城也好,哪怕是提醒一下也好过没有防范。不过,到了邺城之后,皇叔还要小心……逊以为,若真有人蠢蠢欲动,必不欢迎皇叔出现。”

刘闯想了想,觉得颇有道理。

于是,他又重新把许褚庞德和卢毓三人找来,把事情交代了一番。

“主公这次要回邺城,不如带子家同行。

子家心思缜密,说不得可以为主公排忧解难……”

想想,似乎也是这么个道理。

卢毓留下来用处不大,倒不如带他一同前往邺城。至于伏击冯礼的事情,就交由陆逊负责,加上许褚和庞德二人的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