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09章 赶集日(1/2)

作者:离流
二流手里多了一扎旧报纸包着的钱,二流颤抖着手,轻轻地把包扎的旧报纸打开,生怕把报纸损坏了一点点。当报纸完全打开,看着码得很整齐的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甚至还有好十来张一毛、两毛零钱的钞票时,二流的心沉默了。

这就是人情啊,一辈子都还不清的人情啊。虽然这人情是一沓人民币,但恒量人情的却不仅仅是这沓人民币。

二流把钱翻开,找出钱下面压着的纸条,打开一行一行地看着:“刘堂河,100元,刘越清,100元,……刘缓缓,5.2元。”看到刘缓缓的名字,二流欣慰地笑了。

刘越深站在一旁,没有注意到二流的异样,而是绘声绘色地讲着:他是如何回去,如何走到台上讲话,讲得如何精彩,乡亲们如何信服等等,虽然他只讲了三句话,但好像他发表了世界著名的长篇大论一样。

刘越深讲完话,拍了拍二流的肩膀,期待地看着二流,说:“二流,你看,就我这水平,能不能当村干部?”

二流被刘越深从沉思中拍醒过来,看着满脸期待地刘越深,打起了马乎眼:“能。”

刘越深拍了拍手,兴奋得象一朵花似的。

——————————

阿南镇,四面坡,男子赶场女子多,男子喝烧酒儿,女子摸“个个”。

……

阿南镇赶集的日子,二流唱着这首山里人才会唱的独特山歌,办了出院手续出院了。

“阿南镇,四面坡”讲的是阿南镇的地形,四面环山。

每逢赶集的日子,住在山上的男男女女都喜欢往阿南镇赶,男人赶场是为了进餐馆喝酒,进茶馆吃茶;而女子赶场,则抱着“鸡个个”等农副产品去卖,换回家里需要的油盐柴米。大街上能看到的人都是女子居多,所以叫做“男子赶场女子多”。

乡下人都晓得把鸡唤作“个个”,也把小男孩的宝物“雀雀”唤作“个个”,女子摸“个个”,便演变成了山里人的幽默。

二流出院了,唱着熟悉的山歌,走着熟悉的路,但迎接他的,将是生活的重新开始!

这次二流的住院费共花掉了1800元,加上生活费和一些散杂用度,差不多花了1900元,乡亲们给他捐了1500出头,加上二流他母从自己家里带出来的4张“红皮子”,刚好够开支。

现在的二流,真正称得上是从零开始。

二流他母恋着家,没心思赶场,早早就回去了。好不容易遇到个赶场天,二流和刘越深哪里肯这么早就回去,于是,二人约起就在场上瞎逛了起来。

阿南镇的集市,一半截在老镇上,主要出售农副产品、农具等农村用的东西,另一半截在新镇上,主要出售日用品、各式衣服等带点现代化气息的东西。

作为农村人来讲,逛老镇是必须的。新镇嘛,是包里有点钱的人逛的。

老镇集市人山人海,二流和刘越深二人在人流中穿梭着,好像两条鱼鳅,一不小心便滑溜开了身体。集市上人实在太多,有时挤半天都挤不过去。这时,刘越深就吆喝一句:“看到看到,粪桶来了。”前面的人一听后面有挑粪的,害怕粪粘到自己身上,连忙拼命向两边一挤,中间便现出一条通道,二人便赶紧向前冲一截。

多说两次,“粪桶”就不管灵了,于是,换成“锅灰”、“锄头”等什么的,也会让人害怕一阵。最后,人实在太多,谁也不管不让了,还真有什么人挑粪桶的,让前面的人注意,可没人听话,结果弄一身脏的,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老镇集市沿着老街,呈一条长长的带型分布,从头走到尾,平日里只需要十来分钟,可一到赶集日,非走大半个小时不可。

老街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畜产品以猪肉、小猪、鸡、鸭、蛋为主。最可爱的要数小鸡和小鸭,摸在手里毛绒绒的,好像手里托着一团棉花。最讨厌的要数小猪,叫起来声音穿透力极强,胆子又小,无论是谁触摸到了它,它都会长声声地叫唤,震得人耳朵发痒、头皮发麻。

农产品有各类果蔬。现在正值夏季,菜品是最丰富的:西红杮,青红青红的,一咬就能咬出一大包水,一点也不涩;藤菜,名字是最多的,又叫空心菜、藤藤菜等,是饭桌上最常吃的菜;黄瓜,刚种出的新鲜黄瓜皮脆汁多,一掰两半生咬吃起来最舒服。

除此之外,还有卖农具的,一般都是几十年的老铁匠,在老街上有房子也就是门面,在门头上挂起各式各样的农具,任君挑选;

有卖草纸花圈的,五颜六色扎得很好看,不过是给死人用的;

有搞跌打损伤的,一根板凳,几把草药,便是一个简易的就医台,谁哪儿痛了,坐在板凳上,给你按摩按摩,有时给你贴几张自制膏药、打打火灌,生意还不错;

还有卖号儿药的,也就是老鼠药,“号儿药,号儿药,号儿吃了跑不脱”,吆喝声还不错。

看着热闹的集市,二流有一种错觉,他仿佛与这集镇、集镇上的人、集镇上的商品联系在了一起,一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蜜吻999次:乔爷,抱! 王者荣耀之战神无双 法拉姆奥特曼:开端 明末隐相 神兽V5:小冤家,很可口 我的金钱科技帝国 命运切牌手 菜地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大佬 复仇者联盟里的剑仙 青龙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