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6章 驱赶地主(3/4)

作者:零点浪漫
的普通办事人员,但要跟这荷枪实弹的军队对抗,只要脑子没烧坏都不会发这个傻。到了半个时辰之后,民兵们兵分四路进入凤凰镇,发现镇上果然已经空无一人,统统都选择了投降。

“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王汤姆看着正在被民兵们挨个检查的俘虏们,很是不屑地吐槽道。

前些日子归化民办事人员在这边遭受攻击的时候,这镇上的人可是放了话出来,只要海汉的人来到这边就来一次打一次,不过现在看起来,也毫无例外都是一群怂货而已。在此过程中没有能发生点什么,让王汤姆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根据事前所掌握的情况,这些民众当中凡是参与了之前冲突的人,统统都会被押解去崖城接受知州大人的审判。按照双方的约定,这些刁民会被以各种罪名判处重罚——所谓重罚,也就是重到足以让他们破产的惩罚。这些人要嘛卖地缴纳罚金,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要嘛就被抓进崖城大牢,然后被转去三亚做苦役。至于说极少数没有在这场劫难中被清算到的幸运儿,恐怕也很难再有足够的勇气守着自己的土地继续在凤凰镇待下去,现在卖掉土地离开这里,总好过像其他人那样到最后一无所得还落个罪名。

至于说这些被强行驱赶的人会不会对海汉心生恨意,甚至从此走上与海汉彻底对立的道路,执委会倒是丝毫都不担心。穿越集团要向外扩张,就必然会有一大批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成为海汉制度的反对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会扶持出相当数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将会拼尽全力来维护这个新的社会制度。

如今崖州治下区域几乎尽数都被海汉所控制,想要跟海汉对着干的人基本不太可能在琼州岛南部成事,要挑动北边琼州府城的官员来找麻烦也并不容易,因为在海汉之外还罩着崖州官府这层壳,而且现在整个琼州岛都知道崖城官府在海汉人的支持下变得有钱有势,整体实力甚至已经超过了琼州府城,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崖城。

至于闹到大陆,那就更加不可能成事了,海汉现在可是两广总督大人点名表扬过的义商,组织民团平定流寇,赈济省内各地灾民,还疏导破产民众到海外屯田垦殖,一桩桩说出来都是能够上奏章的义举。当然最重要的是,海汉向官府捐献的各种名目的财物,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商人。仅王尊德上任之后的第一个月,驻崖办就以赈灾扶贫、修桥铺路、慰问驻军等等名义,向总督府捐献了七笔共计万两出头的银子,手笔不可谓不大。

驻广办在广州一代将海汉的名声营造得极好,几乎是不间断地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社会上的风评也以正面居多。如果有一帮琼州岛上的破产地主去广州闹事,声称海汉人为害乡里之类的,非但得不到同情,多半还会被套个造谣生事,诬蔑良善的罪名。

只要海汉执委会不亮出旗号建立政权,大明官方就很难找到向海汉动手的理由——难道说海汉人生意做得太大,上缴的赋税太多?至少在现在的两广总督眼中看来,这些汉人后裔可要比旅居在濠镜澳的葡萄牙人会处事多了。

说到葡萄牙人,在经过了数日的反复讨论之后,澳门理事会终于派出使者,前往万山港通知当地的驻军,他们已经同意了由海汉出资在澳门雇佣军事教官的要求。当然出于公平交易的考虑,理事会也要求海汉一方能够向葡萄牙商船开放三亚地区的港口。

这个消息传到大本营的时候,从澳门二次赶赴胜利港的特使恩里克也才到港没两天。澳门理事会的这个决议无疑是大大降低了双方商谈深度合作的难度,执委会很痛快地同意了允许葡萄牙商船自十月开始进出三亚新港,并且可以在当地建立长期商站、库房,自由地与到港的各路商人进行贸易。

这个决定对于刚刚失去了会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