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4章潜艇和西雅图(3/4)

作者:葡萄无牙
番,从而丢掉了重要的海军部大臣一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何方上将再头铁,也不敢和当今圣上硬着干,不是作大死吗?

行吧,既然潜艇部队你自己认为行,那我也给你这个机会去表现,至于能不能拿到令人满意的答卷,就要用事实来说话了。

陈满屯上校等待这一机会已经好久,既然帝国舰队总司令官松了口,便立马行动起来,率领潜艇支队共七艘潜艇,两艘潜艇支援母船驶出了考艾岛码头连夜北上,向着西雅图的方向挺进。

西雅图

大西雅图地区并不是只有一个港口,而是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港口,从海峡入口的尼厄贝港,安吉利斯港,埃弗里特港,到海峡对岸维多利亚港,再往里面去还有埃森港,赛奎姆港等等,一直到普吉特海湾深处的西雅图港,简直就是港口林立,是西海岸重要的港口贸易及渔业捕捞城市,并且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果产出。

19世纪中叶,西雅图只是一个因木材而逐渐繁荣起来的小镇,这里的木材远销旧金山,受到广泛欢迎。

到19世纪末,西雅图的木材生意已初具规模,成为花旗国的木材产业中心。而依托木材生意,西雅图的其他产业也迅速发展,这个小镇从1865年到1867年逐渐发展壮大,直至1869年正式成为一座城市。

1889年6月6日,一场突其来的大火将西雅图夷为平地。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大火摧毁的不仅是西雅图城市原有低矮的木质建筑,更是 的官僚体制和糟糕的都市规划,第一次城市会议在废墟过后的大街上召开,市民们都在为西雅图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避免火灾再次发生,会议决定今后的建筑一律使用砖石结构。大火之前,城市建在一片非常潮湿的海滩上,经常出现海水倒灌的问题。

在重建的过程中,积极参考了大洋帝国城市建设经验,所有的街道都比原来的地面高出了3米至11米,修建了完善的下水设施,建设城市花园和绿地,彻底杜绝了海水倒灌的弊病。

从此,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1893年,横贯花旗国大陆的铁路延伸到该国西北部,西雅图成为大北方铁路的重要终端,这里不单单只是太平洋沿岸的一个个港口,而成为花旗西北部陆海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里继续向北174公里就到了美加边境,穿越美加边境继续向北50余公里就到了加拿大第二大城市温哥华,两地间交通极其便捷,温哥华有定期的班轮至西雅图,只需要10个小时就可以抵达。

鉴于英国在“羊毛战争”中采取的中立地位,加拿大随之跟随,大洋帝国舰队无法利用温哥华港进行物资补给,这也是帝国内部对英国广为诟病的地方。

李福寿悄无声息的在小本子上,又记了一笔黑料。

这暂且不提

北美西部大开发运动引发的第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也在此时来临,西雅图迎来新的移民潮和实业潮,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飞速发展。

1896年和1897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发现黄金,淘金热迅速风靡全美。

无数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不远万里奔赴阿拉斯加追寻财富,而有“阿拉斯加门户”之称的西雅图,作为北美大陆通往阿拉斯加的必经之路,成为阿拉斯加和育空河之间的中转站,为淘金者提供了各种给养,在淘金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雅图在那个疯狂年代的地位重要,淘金者多经此地往返,购买淘金途中所必需的给养,大肆挥霍着辛苦淘来的黄金,而这极大促进了西雅图商业的迅速发展。

20世纪,西雅图人口已逾数十万,成为不折不扣的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