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C2处理器(1/3)

作者:未知
b; 仔细的翻完所有资料,梁远坐在沙发上沉吟不语,良久过后才慢慢的说道:“老苏,你手头那颗处理器,若是研发出来和这颗2有什么区别?”

苏良宇想了想说道:“从构架上来说,2处理器要比科技园现在研发的7系列处理器都属于16位的处理器,7处理器的主频会比2略高一些,不过r技术出现的时间比技术晚很多年,从先天上说r技术就要比技术先进许多,在同等频率下,采用r构架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要比构架的处理器快2—4倍,可以说2的运行速度还是远超7处理器的。”

科技园目前生产的6芯片相当于英特尔七十年代中期发布的8086处理器,目前在研的7系列类似于七十年代末期推出的80186。

梁远刚开始的时候对苏良宇能研发80186等级的芯片相当的好奇,在梁远的记忆里共和国的处理器开发能力那叫一个渣,因此打开个人电脑时代大门的80186处理器,在梁远的眼里就显得十分的深奥。

苏良宇倒是对梁远这种敬畏的心态十分好笑,曾对梁远谈起,目前国内研发集成电路的能力根本不差,像眼下联想销售的大容量汉卡,其中用于处理中文汉字的芯片水准已经达到80186芯片的水平。

联想在研的,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注1设计的新一代汉卡,从硬件上来说,更是接近80286芯片的水准。

而处理器从军事到民用的转换过程中,第一次大规模商业应用,恰好就是在文字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王安电脑公司就是抓住了这次机遇才趁势崛起的,可以说80186级别的芯片对于当时的国内水准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不过现在市面上采用构架的处理器仍然生存的好好的,根源在于r构架有几个比较大的缺陷,一般来说同样功能的软件。在r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软件工程师需要编写的源代码,要远大于运行在处理器上的同样软件。”苏良宇继续说道。

“在处理器对设备的控制实现方式上,处理器用软件就可以完成控制的目的,而r处理器必须采用物理布线的方式。把处理器和设备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这就造成使用r处理器的设备,人机之间互动的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

苏良宇说了半天,看着梁远依旧满头雾水的模样,无奈的叹了口气。笑着说道:“这种纯技术的东西看来小远不太感兴趣,我说个实际例子吧。”

“科技园目前使用构架的6系列微处理器,在开发无叶电风扇的控制系统时,我们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投入了一百多人。就成功的把控制系统开发了出来。”

“若是换成r构架的处理器,我们至少要投入三百人,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把整套控制系统开发出来。”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r处理器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点,对于为r处理器开发各种程序的软件工程师来说,r处理器就是个灾难,同样功能的软件,在r构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至少是构架的三到五倍,这么说小远是不是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听苏良宇说完实际的例子。梁远才恍然大悟,难怪后世的英特尔一统江湖,把b、摩托罗拉等企业打得丢盔卸甲、落花流水。

技术为王的b和摩托罗拉等企业在处理器的发展道路上,选择了构架更为先进、性能也更为优越r技术,在处理器的换代时间上天然弱于采用了技术的英特尔。

结果英特尔这个芯片无赖。抓住r处理器开发时间长,投入大的弱点,用快节奏发布新芯片的芯片海战术把r阵营活活拖跨。

无知的电脑小白们可不知道每代r处理器都比同时代的86破烂快三、四倍的事实,看着英特尔频繁的刷新着处理器最高频率的数字。只会认为这家企业技术先进,水平高超。

在个人电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