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建明:我的设计还有什么存在价值?(3/4)

作者:不吃小南瓜
理论最高速度二马赫(两倍音速),支持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覆盖范围1200公里到1400公里。”

他抬起头说道,“这些参数和发动机关系更大”,旋即认可的点头,“按照z-a1的理论性能,应该没什么问题,但z-a1还只存在于理论中,不知道真正造出来要到什么时候。”

“z系列确实很厉害,赵院士是发动机设计的天才啊!”刘建昆感叹着说了句。

杨聪继续看了下去,他没有继续看参数,而是直接翻到了下一份文件,看起了外形设计,马上惊讶的笑道,“这个外形很高级啊?折叠机翼?有上进风口?真是……厉害了!”

“不过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设计,赵院士的审美真是一绝啊!”

刘建昆忍不住好奇的看过去,才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仔细看了好几遍说道,“就算设计不通过,我也按照这个图,找地方做个模型出来,真的很漂亮啊,放在家里客厅当摆设,有科幻感。”

他说着畅想般补充了一句,“如果能有赵院士的亲笔签名就更好了。”

杨聪朝着他用力竖起大拇指,“如果真做,帮我做一架,到时候我喝出不要脸皮,也找赵院士要个亲笔签名。”

“哈哈哈……”

两人一起笑了出来。

杨聪继续认真的看,最开始的外形设计,就是有关折叠机翼的介绍,他一边看一边点评上几句,但可以明显的发现,他的点评速度越来越慢,好像完全沉浸在设计中了。

每一次说的话也变成,“这个设计很完美啊!最少理论逻辑完美,但不知道是怎么个自动控制法,还需要详细的计算验证一下!”

“侧翼设计的很不错,我竟然找不到问题……”

“原来上进风口能关闭,目的是支持超音速巡航?这个形态确实能最大化降低阻力。”

杨聪的点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后来干脆就闷头扎进了设计文件,一句话都不说了,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刘建昆最开始还认真听着,发现杨聪都是正面的评论,再看到他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带着苦笑的吸了口气,干脆也不打扰杨聪,直接站起来走出了们。

很快。

他就拨通了给沈城飞机研究所的电话,告知所里派出专业的设计师、数据分析师,来航空集团参与飞机设计验收工作。

然后是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接下来干脆分别通知了航空集团的几个院士,还联系了科学院的动力部门,让他们派出几个专家,参与到验收工作中。

事实上,一般的战斗机设计验收,用不到这么多的专家,但刘建昆算是很有经验了,都不用杨聪多做解释,他一看战鹰-1的外形,就知道设计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凭借集团内部的人手,想要短时间完成验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方面的专家参与。

另外就是战斗机性质了。

战鹰-1可是五代机的设计,五代机的设计各方面都非常高端,远不是三代机可比,而且对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战鹰-1的设计究竟怎么样不清楚,但找一大堆专家来认真论证,肯定是没有坏处的,面对五代机的设计方案,必须要严谨、再严谨。

……

沈城飞机研究所。

李建明正对着j-31的设计图纸,仔细思考着发动机的方案问题。

半年前,航空集团的会议上,z-a1设计瞄定了j-31,李建明对z-a1的性能很满意,但z-a1毕竟还只存在于理论中,他必须多方面的考虑,比如差一些的z-a2,也勉强能支持j-31的运行。

z-a2的参数性能比z-a1低,但参数低一些可能就意味着更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