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8 “万事通”田晴(求订阅)(2/3)

作者:肥美的韭菜
名为y系列分子,目前y1分子的器件性能已经达到10%以上。

另一方面,给体材料的设计,许秋决定朝着简单的方向努力。

主要的考虑是当前非富勒烯体系主要光吸收物质是受体,给体材料或许不需要“太好”,就能够实现优异的性能。

结构还是d-a共聚物,其中一个d单元是简单的噻吩单元,另外一个a单元,则基于同样简单的bt单元进行改良。

bt单元是苯并噻二唑,下方的苯环上面可以引入氟原子,上方并接的噻二唑可以更换为六元环,用两个氮原子连接,这样上面还有两个位点,可以引入烷基侧链用来提升其溶解性,许秋将这类给体分子命名为tq系列。

完善基金本子还是比较消耗精力的,许秋忙活了一整天,添了三张图片,三大段文字,到晚上才把这个工作搞定,通过邮件发送给魏兴思。

周一,组会。

许秋idic体系的am文章发表,再次喜提4000块的奖金。

魏兴思在组会开始前,询问道:“几个本科生的表现怎么样?”

吴菲菲首先表示:“于娅和严虎都不错。”

韩嘉莹和邬胜男随后说道:“殷后浪、徐心洁也不错。”

魏兴思点点头,拍板道:“那下次组会通知一下他们几个一起参加,我们在材一的三楼会议室开组会,今天我们就先这样,吴菲菲你开始讲吧。”

吴菲菲开始汇报:“从j-v曲线上可以看到,基于噻吩乙胺有机间隔层的二维钙钛矿体系的滞回现象已经被显著的抑制,目前文章的撰写进度大约五成左右,拟投afm……”

许秋在旁边暗自琢磨着,吴菲菲这个体系做的其实都还可以,就是吃了效率低的亏。

目前国际上二维钙钛矿的世界纪录已经达到15%以上,而组里还是一直难以突破12%,因此组里在投文章的时候就只能保守着来,这效率要是能再高一些,比如达到12%、13%,还是有机会冲一冲am的。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吴菲菲她们已经非常努力的尝试,去重复几个大组的实验,但就是重复不出来。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种,或许是几个领先的大组故意或无意间隐藏了关键的实验操作手法,或许是组里有机和钙钛矿一起制备,有机采用的溶剂蒸汽影响了钙钛矿器件的成膜,抑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实验上的东西,很多时候讲不清楚所以然,同样的一个仪器,可能挪一个地方,测试出来的结果就截然不同。

吴菲菲继续汇报:“另外,上周我和许秋经过讨论,得到的两个实验思路,均进行了初步尝试。”

“其中一个是用itic系列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替代传统cbm、c-60作为钙钛矿体系的传输层,目前看起来的结果还不错,不论是三维钙钛矿,还是二维钙钛矿的标样体系,器件性能均略有上升,之后我打算探索一下器件的稳定性有没有提高,理论上itic体系的稳定性要好于cbm体系。”

“另外一个思路,是打算做类叠层的概念,也就是直接在二维钙钛矿上层旋涂有机的有效层,暂时看还没有效果,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工工艺,比如把上层的有效层膜涂的薄一些。”

“不错,不错,大家记得平常都多和许秋交流交流。”魏兴思满意的点点头,他的心里甚至在想,要不要让许秋也同时负责做做钙钛矿。

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现在有机光伏要做的东西已经非常多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且当前有机光伏领域的进展非常不错,万一把许秋调到钙钛矿那边,结果发现水土不服,那就得不偿失了。

段云磨了几个月的文章,终于完成,先投到了acsami上看看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