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8真正的计划(1/2)

作者:秦妈一块砖
当胡希铭知道整个白沙乡的残疾儿童数量在二百以上了,他毅然决定要为田溪村修建一所特殊学校,并且会持续推进这件事,要让学校良性循环起来。

胡希铭知道现在操作这件事有些不合时宜,毕竟这两三百的残疾儿童放到全乡,并不显眼。不过他是个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去做的人。迅速的投入资源,做了一个名为“田溪三年脱贫”的计划。

这个计划很庞大,反复推敲,几经修正。重中之重的学校,由开始设想的特殊聋哑学校变成了普通的乡村小校,增添两个特殊的残疾儿童班。

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是因为胡希铭资询过了相关方面的学校,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特殊学校的不简单。

首先残疾就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七类。

然后就是什么是特殊教育,它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和教学组织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各国实施这类教育的机构一般有:盲人学校、聋哑学校、肢残和畸形儿童学校……以及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可以说林林种种,十分复杂。

这些学校都不是短时间能建立起来的,好在津港市就有那种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还有聋哑学校,胡希铭都去参观了,最后决定套用学校加入特殊班级的模式。

田溪三年脱贫计划刚刚提出来,就受到了家族的反对。前文提到过,胡希铭虽然执掌津港数一数二的餐饮集团,但是他的公司是属于家族企业,持股人众多,人员关系复杂。

股东大会上,就有人明确提出,时下津港餐饮业风云跌宕,竞争激烈,压根不应该参与什么精准扶贫行动,就算参与,做做样子就行了。居然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什么学校?简直是不知所谓。应者不少,绝下多数都是这么个想法,认为扶贫可以,不能以牺牲公司利益作代价。

好在胡希铭有备而来,他知道公司的这些人不是不愿意响应政府号召,而是他们已经习惯用商人的思维来考虑任何问题。自己必须用商人的角度说服他们,要不然肯定会暗流涌动,阳奉阴违,影响自己的计划。

胡希铭先是分析了大家最担心的餐饮业竞争激烈的问题,他认津港市现在的情形看似群狼掠食,要分津港市场这块蛋糕得人太多了。实则不然,别的行业如果猛龙过江,理所当然会影响地头蛇的生存,可餐饮业不同。

每个地方都有它独有的饮食文化,津港市的菜系从川菜蜕变而来,麻辣鲜香,自成风格,本地人的口味很大,重油重辣,不会轻易改变饮食习惯。

胡希铭认为,两江餐饮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多年服务津港人民的而创建出来的独特味道。

别看外面的大餐饮公司蜂涌而至,广告宣传,营销活动,一浪高过一浪,看起来生意火红,声势浩大。但是胡希铭断定,最多两年时间,这些贸然闯进津港市餐饮业的巨头就会被大批淘汰。

津港市的人,喜欢凑热闹,好图个新鲜,但是说到底,他们更喜欢简单直白的江湖菜和麻辣火锅。这一点可以从津港菜系就可以看出,津港菜不讲究造型,不讲究摆盘,甚至对用餐环境也不是很讲究。所以等这些个新鲜劲一过,这些外来餐饮根本就会被抛之脑后。

就比如说一下子开了五家的京城官府菜,那排场,那服务,真是顶呱呱,可津港人却是只去一次,开个洋荤就不再搭理了。吃饭就吃饭,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干啥?你可以说津港人土,也可以说津港人实在,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