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我的武侠心得(1/3)

作者:未知
我总是认为,武侠是一种格,武侠是一种情怀,武侠是一曲萦耳动听的筝乐,武侠是一杯饮情复醉的美酒,武侠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总是向往,自己也能袒胸挽袖与一班江湖弟兄痛饮醉方休,也能戴一顶斗笠出没于青山绿水之遥,行那豪侠之事,唱那沧桑歌谣,忆那菁菁美人,品那岁月滔滔。

三十年岁月江湖只不过抬刀提手之间,然而舔刀洒血生死环绕,却只为博得佳人一笑,家国情仇算得了什么,伊人浅笑,也胜过天下至宝。

武侠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充满豪情侠义,武侠的世界,也是女人的世界,充满细腻温情,武侠如刀破芒,武侠如月下吟诗,武侠如寒江垂钓,武侠如摘梅含笑。

入世笑红尘,一招激千浪,辗转波苦,他朝便逞强。儿女情泪,家国总愁肠,浊酒千杯醉,英雄泪两行。

好一个武侠世界,好一段盖世情,好一部江湖云,好一曲热血悲腔。

真正具有武侠意味的,大概最早出现于唐代,当然它不仅仅限于唐代古体中所描绘的红线女、扎髯客等武侠人物形象,也包括其它的体裁。譬如李白的《侠客行》便留下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经典诗句,他的那首《将进酒》更是将武侠的韵味诠释的淋漓尽致;再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其中写道“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舞姿轻盈利落,剑姿豪放雄壮,尽透美感,公孙大娘虽是一个舞蹈名家,但在杜甫的笔下,她却俨然成了一位华绝代、技艺高超的侠女形象。

再往早些追溯一下,东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两篇著名的武侠专题报告集,即:《游侠》与《刺客列传》,其中所记载的荆轲刺秦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较为纯粹的武侠故事,,司马迁以自己的才华将荆轲的形象和故事发扬光大,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然而司马迁又是从那里知道荆轲这些故事的呢?

除了司马迁之前的献之外,恐怕就是百姓间的口述言传了,我们可以想见,从战国未期到汉武帝时期,也有三百多年的光景,漫的岁月河中,百姓将荆轲的故事代代相传了下来,但百姓记住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英雄形象,一段传奇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武侠的精神,一种纯粹的武侠精神。

那是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那是一种“虽知前路是黄泉,英雄无畏带笑颜”的气魄,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这样的侠义之士,所以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墨客才会将“侠义”这两个字置于所有道德范畴的顶端,即便是孔孟佛道思想,也无法例外。

“侠与义”似乎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王朝的道德和精神支柱,任何一种主流思想流派,似乎都可以与侠义二字挂边,即便这种精神被打击和排斥,民众也不会将其忘记,反而会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来传承它,侠义这两个字,在这个时候,尤为显得弥足珍贵。中国的历史河并非永远都是一片清澈,当污浊出现的时候,最终澄清那些渣滓的,便是那些以侠义为基准而衍生出来的人、事、物了。

武侠是有着多么强悍的基础啊,那可是中国整整五千多年的历史化啊!!这也恰恰印证了历史武侠不分家这个道理,从以往的武侠发展史来看,历史与武侠,即相互依偎,又难分彼此。

中国的明清时期,是中国白话最为盛行的时期,出现了许多类型不一的精品,其中篇当然首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

直观来说,我把《三国演义》看作是一部历史军事武侠,把《西游记》看作是一部玄幻魔幻,把《红楼梦》看作是当时的都市言情,而《水浒传》则是一部较为纯粹的武侠,施耐庵笔下的一百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