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接受的越来越多,张尘感到自己的记忆仿佛都跟着混乱了。
比如他看到一位诗家先祖的人生经历,立刻就沉迷进去,甚至以对方的视角过完一生。
万年前,大陆不如现在这般平静,战争不断,与人,与异兽,当初的人们没有那么多的利器,丹药,阵法也是初期,即使如此,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快乐与充实。
这位先祖的一生被张尘充实体验后,他只感觉自己似乎对异兽,阵法也有了新的观点。
不过,处于这个混沌的空间中,不知道时间,要知道,如今的东部大陆并不平静。
在他着急的时候,一道混沌之力突然轰向额头,接着,强烈的灵力充斥着全身,很快,清凉感传遍魂海,他又变得冷静下来。
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张尘不断经历着众先祖的生活们,他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奋斗,都变成了他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对异兽,还是阵法,包括锻造法器,他皆有涉猎,当然,与那些专业苦修家族还是无法比拟的。
最重要的还是对诗词的理解,豪放,婉约,天下苍生,儿女情长,风景山水,皆包含其中,怀古伤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一天,张尘也逐渐明悟了一个道理。
很多事情,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看破表象,坚守本心,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
环境,空间,时间,永远都是在无时无刻的变化,接触的圈子,遇到的每个人,都如同一个点,连成线,由线组成面,再组成全部。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所有的事,都沾着因果。
沐叔平白无故相助自己,以后,他一定会还的。
无论是桃源,还是清芜,从前到现在,这些人的出现,对他的帮助,以及他引起的改变,可谓因果循环。
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他有遗憾,从云烟城一路走来,妻子,岳父,道家吴道,每个人都是他的遗憾。
百花大陆上的那些人,还有徒弟落云,四叔王惜等等,眼前的清芜,沐叔这些人,他这么努力的让自己前进,无非也是想要改变。
眼前,最后一个光点出现在他魂海中,但张尘迟迟没有动手,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父亲。
“只有吸收了全部讯息,才能离开这儿吧?”张尘喃喃开口,似乎在问自己,也似乎在问这片混沌之地。
说完这番话,身前光点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但他仍然在纠结,自从那年父亲离开后,至今下落不明,张尘有些不敢去接触,生怕结果让人感到意外,打破了心中最后幻想。
他是多么期望某天能够再遇到父亲,和对方说起现在的自己是多么强大,足够担当起很多事。
在张尘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一道混沌之力飞过来,紧接着,光点也被戳破,紧接着,他进入了父亲的记忆中。
自从懂事以来,张君夏就无比努力,这便是大家族的不同之处,接触的知识,见闻,经历,皆不是散修能够比拟的。
毕竟,那些散修们在这个世界上为的只是如何更好的生存,而巅峰势力的人们为的却是如何更好的生活下去。
和张尘不同,他的父亲并不爱诗词,也不爱书画,对张君夏来说,这些枯燥的修炼,让人无法深爱,只是生存的手段。
但其天赋之强,可谓诗家第一人,就连老爷子也经常会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时候,诗家的计划也开始到一半,其实,张君夏才是第一个实验者。
诗家想要让功法更上一层楼,采用的是包纳,学习,也就是说,将所有大势力的功法化为己用。
然而其中难度太大,想要使用临摹,必须要对别人的功法有所了解,况且,每个人修炼的方式不同,习惯不同,临摹出来空有其表也毫无意义。
除了这个方法外,诗家也有人创造新的流派,比如诗,无论律诗,绝句,先辈们已经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他们这些后辈终其一生也无法超越,况且现在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局限于格律中,究竟能否创作出好的作品?令人深思。
张君夏成年后,也为诗家发展而筹谋,他甚至提出和词家合并,相互学习,一起进步,无论怎么说,诗词一家,说起来,他们都是从雅家功法中分离出来的。
当然,他这个提议直接被否定,先不说李家那边,诗家都没人同意。
因为这件事,他才与词家掌上明珠订婚,有了家庭,加上双方长期联姻,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诗词合并是不可能的,这么久以来,诗家,词家,早已无形中合在一起了。
就连功法的运用也是如此,招数,秘术,可谓同出一脉。
这件事让他大彻大悟,从此就把重心放在开创新流派上面,然而,像他们这种人,对诗词的观念就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起承转合,合辙押韵,创新起来还真挺困难,大多数都是四不像的作品,最后直接被否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