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亮已经有几天没到蔡忠和家里来了。
蔡忠和的家,居住在蔡家村的中间,是一幢非常具有大坪洋村特色的老房子。
房子有一圈二米多高的围墙,土坯的。
围墙爬满了常青藤。
有一座四角翘檐顶的门楼。
门楼的大门框是青石构造,那门楣与门槛,都非常有特色,光滑细腻青悠悠的,还有一些粗线条的花纹。
两扇大门是用原木厚板拼成的,看上去就非常厚重,开头时都能发出吱咯咯的响声。
走进门楼后就是一个约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天井。
天井通往正房是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过道。
过道两边的整个天井里,都是用四五厘米大的溪卵石铺砌而成的,有几个菊花形的图案。
溪卵石之间是青苔与小草。
还有四只巨大的,约有一米来高一米五左右大的大水缸。
大水缸里长年积水。
这是大坪洋村有一定规模的民房中常见的大水缸,它是用来消防用的。
过了大天井就是正房。
正房是一排九直两层全木结构的楼房。
九直房子的中间一直,是几个家庭共用的“常间”,“常间”后面是小天井。
“常间”的左右各四直房子,是蔡忠和他父亲辈四位叔伯分别居住着。
最左边和最右边有两条大木楼梯,大木楼梯从地上一直通到楼上,大概有十来米长一米多宽,便于从下面把稻谷等东西挑上楼上。
正房后面是灶间,单披的。
蔡忠和家就是“常间”右手旁的两直,直接从“常间”往里走。小天井旁就是灶间,灶间就是一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
蔡忠和的一位哥哥,结婚后还没有分家单过,跟父母居住在一起。
蔡忠和有一位姐姐已经嫁到了外村去。
蔡忠和是家中的老三,也是这家里最能说的一位。
蔡忠和的哥哥性格随他父亲,不太爱说话,而蔡忠和的长相和性格跟他母亲相似,胖乎乎的还爱唠叨。
陈月亮来这家是常客,他的到来大家都非常自然地不用打什么招呼的。
要喝茶水都自己倒,没人会特意给他泡茶。
田小英在这儿住的时候,陈月亮来过几趟。
蔡忠和的母亲对田小英还特别满意,同样胖乎乎的,没有蔡忠和的母亲那么爱唠叨,性格也温和,蔡忠和母亲说是“两团糯米团”粘在一起挺合适。
还说陈月亮真会挑人。
可是,今天陈月亮刚坐下来,蔡忠和母亲就开口了。
“亮亮,你要是说让忠和上田小英家去当什么倒插门,别到时候说你伯母跟你翻脸哈。”蔡忠和母亲一脸不爽地说道。
其实,蔡忠和家的主意就是他母亲拿的,蔡忠和母亲说东,一家人没有人敢说西的。
陈月亮笑笑,他还没有开口,蔡忠和母亲就先堵住他的嘴。
看来还真像蔡忠和说的,这道坎不好过。
“伯母,我有点饿。”陈月亮走到在洗衣服的蔡忠和母亲的身边说道。
“锅边自己拿吃的去。”蔡忠和母亲连头都没抬。
陈月亮并没有就走,而是看着蔡忠和母亲手中洗的衣服,其中有几件好像不是她家人穿的,明显是田小英的外衣内裤。
“伯母,你还帮小辈的洗衣服?”陈月亮问道。
“一家人那个不是往地上一扔,就都是我的事啦。”蔡忠和母亲不会想到陈月亮在挖坑。
“那几件花衣服,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吧。”陈月亮笑了,这几件明显不是她穿得上的衣服,你陈月亮是有什么眼神啊。
“亮亮,你什么眼神哪,你伯母我要是还能穿上这种衣服,我还能嫁人呢。”蔡忠和母亲回头看了一眼陈月亮,他这脸你永远也看不出他会有嬉皮笑脸的时候,正儿八经的,就说道:“这是田小英的,放在那好几天了,今早看到了就拿来洗一洗。”
终于进坑里了。
“婆婆帮儿媳洗衣服,伯母算是最孝顺的一位。”陈月亮笑道。
田小英人都回家了,蔡忠和母亲还能帮她洗衣服,说明蔡忠和母亲内心里还是认同了这个儿媳的。
“亮亮,你说的什么话。”蔡忠和母亲可能还没有理解陈月亮是在挖坑让她跳:“我这不是希望她将来能孝顺一点嘛,人呀,这眼睛都是往下看的,能给他们做一点是一点,有没有心肝就全看他们自己的了。”
“这个你放心,不管是把田小英她给娶过来,还是蔡忠和嫁过去,田小英都会是个好儿媳。”陈月亮逮着进入自己要说的内容了。
“亮亮,你脑子出问题了吧,哪有男人嫁过去的道理的。”蔡忠和母亲说道:“我知道,你是要我同意忠和他去当上门女婿。那你说我们家不是让村里人说三道四的啦?连个儿媳妇也娶不回家来,当倒插门,八辈子祖宗都跟着倒霉。”
“伯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