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3章 陈月亮的成绩单(1/2)

作者:兆阳恩多
大坪洋村的村办公楼,就坐落于洋溪的左岸,紧挨着村小学校。

这大坪洋村小学,是箬溪县现在唯一保留的村一级教育网点。

大坪洋村有人口将近五千,每年上学的孩子有三四十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就有将近一百五十来名学生上课。陈月亮在当年撤并教学网点时,废了好大的劲,才让这村小给保留了下来。

现在,大坪洋村就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小城镇,有供销社办的小超市门店,有信用社,就是电信也在大坪洋村开设网点,加上村医务室,可以说,大坪洋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完,生活相当方便。

村办公楼建的相当气派,九层楼高。

建村办公楼时,陈月亮就考虑把该有办事网点都容纳进这栋楼来。

在一层就开了九大间,就把供销、信用、电信、医务等用房给安排了。房租免费,水电自负,这还不把相关部门给乐坏了。

村办公楼二楼以上,办起了一个小酒店,村里各家的红白事要办几十桌酒宴的,想上点档次的都往这儿摆,平时请个亲朋好友吃饭也往这儿招呼,价廉物美,全村人都乐意,说是陈月亮给全村人看得见的一点福利。村里可没往这小酒店里贴钱。

大坪洋村,现在是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每月都可以领到五百到二千元的补助金,按年龄从低到高,每年调整一次,信用社里光为村里老年人每月发放这笔钱,就是不少的业务。

要说大坪洋村信用社的基本金,可能一般的县城金融机构还比不上,光村里集体经济从这里每月进出的就是上亿。

全村村民看病在村医务室里治疗的,一律免废,到县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除了按农医保比例报销之后,回村还可以报销百分之六十到九十,全村人看病几乎接近于免费。

小孩子读书,反正进了村小学,就不用考虑交费问题了,全免。

从初中到大学,由村里负责报销学杂费用,说白了,就是除了学生吃的穿的和零化钱要父母负担之外,其他费用全由村里报销,其实就是免费上学。

现在,整个箬溪县都知道,大坪洋村的村民,是富得流油了。

没有一家缺少小车的,家家门前停着的都上档次的名牌小车,比城市里的居民小区还壮观。

就是再不济的农户,也有一个小货的,带东西进城走亲戚都是嘟嘟几声喇叭就走人。

跑大坪洋村的公交车,变成了专门为上了年龄的,没有驾照的老年村民的福利车。只要亮一下村里发的小本子,公交车就不用买票,走到哪儿,只要公交车跑到的地方都行,来去都非常方便。

大坪洋村的老年人,喜欢挂嘴边的一句话:我们村已经进了共产主义了。

要说大坪洋村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村民们心里都有一本帐。

陈月亮的眼光独到,做成了几件先吃螃蟹的事。

陈月亮的成绩单,大坪洋村的村民谁都会给你晒出来的。

第一件事,就是成立村运输队,把全箬溪县的长途运输短途跑腿的事,给包揽了下来,那些年跑在箬溪县公路上的几辆车,都是大坪洋村的。这为大坪洋村挣下了不少的家底。

第二件事,就是把分到各家各户的田地,又通过公司收回的办法,用运输队挣来的钱反哺农业。大坪洋村坚持不能抛荒政策是很严厉的,三年不耕种的,村里一律收回,结果就有百分之三十的农户的责任田被村里收回。

收回来的田地,就开始以种植苗木为主。

正好赶上城市大绿化时期,苗木生意非常红火。到了大坪洋村的苗木形成规模的时候,别的地方还没有看到市场发展势头。

比如,箬溪县境内有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五千千瓦的中型水库要建设,在水淹没之前,大坪洋村的农业公司就把库区周围的古树给挖过来种植,一棵香樟树化不到五百块钱就弄过来重新培植。结果,第三年就以五万的价格,让杭州的园林公司给拉走了。

最大的一棵榧子树,买出一百二十万,挖来培植时,还不到一万块钱的化费。

这一进一出,农业公司的收入就几何级增长。

从此,大坪洋村的农业公司就不再需要从村运输公司补贴,反而成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极。

在农业公司收入增长的时候,陈月亮又作出了由村集体和全村村民以经济和投劳相结合的开工开发建设洋溪水电站,这也是陈月亮首创的建设模式。

陈月亮项住了压力,经过再三酝酿与努力,最终还是按照他的设想开始了洋溪水电站的建设。

洋溪水电站的建设又正好是水电开发的黄金时候,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多非常大,在洋溪装机容量四百千时的水电站建设完成之后,上网电价又赶上了节节攀升的大好时机,原来设计要十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的水电站,五年就收回了投资成本,接着就给大坪洋村的全村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每年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陈月亮统筹做好这几件大事之后,一个走在全县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三千美娇娘之纵欢 全能女修养成记 扮演刀子精的365天 解密天机 小书呆考科举 元素之主 遇见你我无路可退 快穿:为了活命,只好攻略女主 春闺密事 快穿女配是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