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祭祀很多,现在少了,大周帝国在全国的神庙也没有一百所,所有的庙祝加上祭祀官也不会超过五百人,这就是太常手中的人了。
当然,神庙中除了祭祀官之外,还有一些干活的杂役,他们也都属于太常管理。
主管皇宫安全和依仗的郎中令和卫尉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还是说了一些话,比如说,战具陈旧了要换新的,退伍了一些人要补充新鲜血液,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真正的汇报工作的还要说是少府,大司农,大鸿胪,廷尉和太仆,只有他们的规模是强大的,也是最主要的。
首先汇报的就是大司农,它是掌握着帝国的税收,要是他们没有了钱,那么再做的所有的官员都会没有钱发放俸禄的。
大司农张居正汇报了一大堆的数字,主要是帝国今年的人口有多少,耕地面积有多少,收了多少税收,帝国那么多的行政机构开支又花了多少钱,国库中还有多少盈余,这些都需要一一的汇报。
不过情况不是很乐观,主要是这几年大周持续的用兵,国库已经很空虚了,每年收上来的税收基本上是不够花的,唯一的就是去年没有大军出动,所以还剩下一些,今年要是去打东夷,国库根本就没有钱来支撑整个军事行动。
张居正一说完,整个朝堂上就乱哄哄的,尤其是那些大将军们,很不爽,老子就想着打仗呢,你说没有钱,你是几个意思?没有钱我们打个屁的仗?
大家出来混都是为了钱,没有钱大家也没有舍身风险的精神。
再加上姬昌还要求大司农出钱修整道路,兴修水利,这个工程也是会消耗很大一笔钱的。
这年头的大河并不是很平静,几乎每一年的夏天都会有大河决堤的事情出现,所以修整大河是当务之急。
再加上现在是小农社会,种地也需要水利,没有水利,大家的手中的耕地的粮食产出就会降低。
兴修水利这种事情是hi利国利民的,不过花费也是巨大的,尽管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可以征发徭役,但是也要给钱的,吃饭的话,每天要给四个钱,不吃饭的话,给六个钱,这样下来,那么多的徭役也是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姬发知道,这年头的大周根本就没有多少钱,因为他们的收入来源就很低,大周看起来对商业是没有什么看法,但是在这一方面,大周并没有想要收取商业税。
而且大周也没有任何的榷关,无论是边境的榷关还是海边的海关,甚至是内地一些关卡的榷关,这些大周都没有。
和大漠诸多国家进行商贸的竟然是雒阳城的那些商人,国家对此收不到一毛钱,而且帝国也不知道他们再和大漠的交易中会交易什么东西。
后世有很多可以收税的地方,但是这个年头收税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摊丁入亩,要知道收人头税的话,肯定会有隐户的,要是摊丁入亩了之后,这些隐户就可以阵正大光明的生活在人世间,这样对于帝国人口增加是很关键的。
姬发并不害怕人口快速的增加,就算是生又能生多少?反正自己继位之后还是要出征的,百越要征服,大漠要征服,西域也要征服,最好能够打下整个地球,到时候整个世界就华夏人一种,凡是不愿意接受汉化的就给消灭,到时候,整个地球上就剩下华夏人一种。
想要同化世界,这个事情并不容易,如果人数太少的话,根本就不容易,所以姬发对于生孩子的事情是很支持的,可是如何增加人口,隐户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姬发就不相信了,整个帝国一亿人口如果摊丁入亩会只有那么少一点钱?想想后世的满清,一亿多人口的时候,摊丁入亩,每年的地丁银就有三千万两,再加上关税的五百多万两,再加上各种盐课茶课之类的税收,最高的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有五千万两。
姬发觉得就凭借大周的疆域和人口,这要是一年没有五千万的收入,岂不是很丢人,后期各种海洋贸易的加大,财政收入直接爆表一亿,当然那已经是屈辱的时候,但是这对于姬发来说,也是一个启示的作用
“没钱?怎么会没钱呢?你们大司农都是干什么吃的?钱都让你们花到上面地方去了?”有人忍不住的喊道。
“就是就是,御史大夫,你要去查一查这大司农了,看看他们是不是贪污了?”
“要是没有钱,陛下的宏图伟业还怎么施行?要是深秋了战略机会,你们大司农能够承担的起吗?”
对面的武将们纷纷的喊道,大司农的张居正没有改变脸色,这本来就是常态化,因为每一年张居正都会哭穷,因为你不哭穷,你就算是有再多的钱都没用,都会被花光的,所以张居正学会了哭穷,哪怕是国库中有钱都会说没钱,要不然这些人花钱如流水,根本就是无底洞。
张居正对于姬昌攻打东夷是保留意见的,不是说他不支持打东夷,而是不支持现在打东夷,主要就是东夷并不是那种任由捏扁的小国家,打了一个奄国还用了很长时间,东夷小国数量很多,面积很大,整个大河的中下游,从北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