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愣愣的道:“这不就是监军吗?”>
寇准冷哼道:“跟林特比起来,你算个狗屁监军。林特是真定府兵事都监!”>
寇季皱起了眉头,沉声道:“林特还真当了监军?祖父您就没阻拦一下?”>
寇准沉着脸道:“老夫拦了,可没拦住。满朝文武在听到了林特主动请缨担当监军以后,一个个都像是鹌鹑一样缩着。>
老夫找了三四个人,他们都不愿意担任监军。”>
寇季冷哼道:“我看他们是一个个被辽人吓怕了,不想对上辽人。”>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祖父为何不让王曾担任监军?”>
寇准沉声道:“老夫也想过让王曾担任监军,可如今正值年底,刑部事务繁忙,王曾脱不开身。原本老夫想让陈琳跟你一起担任监军,可李太妃不放人,刘娥也不愿意放人。”>
寇季疑惑道:“为何?”>
寇准冷哼一声,“还能为什么?他们害怕陈琳效仿王继恩、周怀正旧事。太后还想让郭槐担任监军,老夫当场就否决了。”>
寇季缓缓点头,道:“所以祖父想让我随曹玮北上,制衡林特。”>
寇准点头道:“不错……”>
寇季沉吟了片刻,仰着头,盯着寇准询问道:“以林特的身子骨,他要是出了汴京城,一路上随军劳顿,要是出了意外,该如何处置?”>
寇准听到这话,绕有深意的看了寇季一眼,淡淡的道:“若是他因为舟车劳顿,死在了路上,那也是他自找的,跟朝廷无关。”>
寇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寇准见寇季若有所思,就提醒了一句,“小心点……”>
寇季缓缓点头。>
当即,寇季对寇准拱了拱手,回到自己院子里睡下。>
翌日。>
寇季起床以后,就开始为自己随军出征做准备。>
寇季吩咐府上的仆人们从匠人们所在的院子抬出一个个密封的箱子搬上了大车,用皮毛缝制的毯子裹上,严严实实的。>
除了寇季,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总之,寇季从匠人所在的院子里搬出来的东西,装满了十六辆大车。>
寇忠在府上的护卫中挑挑拣拣,挑出了十八个武艺高强,且能为寇季挡刀挡箭的。>
一应物品准备妥当以后。>
寇忠带着张元,到了寇季身前。>
经过了寇忠一年的调教,张元身上再也没有半点跋扈,他异常乖巧,温顺的跟在寇忠身后。>
寇忠指着张元,对寇季道:“小少爷随军出征,带上此人,他一定会成为您的得力帮手。”>
寇季打量了张元一眼,询问寇忠,“他能听话。”>
寇忠笑着点点头。>
寇季又看向了张元,淡然道:“那我得试一试,看看他能不能成为我得力的帮手。”>
张元温顺的道:“小少爷尽管吩咐。”>
寇季对寇忠道:“给他三贯钱,让他现在就出府。”>
寇忠、张元皆是一愣。>
不明白寇季话里的意思。>
但他们以然顺从的点了点头。>
寇忠在府上的账房,支取了三贯钱,给了张元。>
在张元离府的时候,寇季喊住了他,低声提醒了一句,“我不想看到林特活着出现在真定府。”>
张元会意,一句话也没有多说,揣着三惯钱,离开了寇府。>
张元走后。>
寇季皱着眉头问寇忠,“这人心思阴沉,狡诈多奸,你确定他脱离了寇府,不会反复?”>
寇忠自信满满的道:“小少爷尽管放心的用,他若是反复,小少爷尽管来去老仆的脑袋。”>
寇季好奇的问道:“你对他用了什么手段?”>
寇忠淡然笑道:“请小少爷恕罪,老仆用在张元身上的手段,说出来恐怕会污了您的耳。”>
寇忠不肯说。>
寇季也没再追问。>
晌午过了以后。>
寇季领着自己的人,押解着装满了东西的大车,骑着一头毛驴,往汴京城外的军营走去。>
行军途中,不许坐轿。>
寇季就没办法坐着轿子去西北。>
他又不会骑马。>
马车太颠簸,寇季怕他还没到西北,就被马车颠簸致死。>
所以他选择了骑了一头毛驴。>
寇季一行人出了城。>
在城外一座草亭口停下。>
寇府上的侍卫、仆人,自觉的押解着装满东西的大车,到了草亭口不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