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九十六章 民生(1/2)

作者:不稳定平衡
与上一次汪藻到府拜访不同,这一次曾老太公在儿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亲自出门迎接长寿。

“久闻长寿小师傅的大名。老朽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才曾经见过张太师几面呢。”曾老太爷说道。

“多谢曾老先生为了逃难的百姓号召大家慷慨解囊。”长寿施礼说道。

“义不容辞,义不容辞!”曾老太公微笑着答道。他现在除了腿脚慢一点,再也没有了见汪藻时的头昏眼花耳背的毛病。

长寿在曾老太公面前做足了后生晚辈的样子,他伸手搀扶着曾老太公回到书房里坐下。

“禀太公,我已经派人悄悄的去宋州了。只要确定乌骨人离开了皇陵,他们就马上把暴露在外面的尸骨重新安葬。”长寿说道。

曾老太公既吃惊又感动。宋州的大楚国皇陵埋着从太祖皇帝的父亲到现在所有死去的臣武将和那些体察民情为官清廉的大臣死后也埋葬在皇陵。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殊荣。可是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他们的尸体会遭到乌骨人的摧残。

“其实就是没有那十万石粮食,这件事我也会做。”长寿说道。

“挖坟掘墓天理不容!乌骨人将来一定会遭到报应的。”曾老太公怒道。

“我在大名府就听说长寿小师傅屡次打败乌骨人。这一次如果乌骨大军攻打大名府,我一定全力助你守城。”曾老太公说道。

曾老太公的态度就是大名府全部士绅大户的态度。穷凶极恶的乌骨人连坟墓里的东西都不肯放过,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们进入大名府?

“多谢曾老太公鼎力相助。乌骨人也是欺软怕硬的,这一次打败他们五千骑兵,那八万的乌骨大军也没有过来报复。”长寿答道。

“虽然大名府的城墙年久失修,不过城里有几十万的百姓,只要众志成城怎么会怕乌骨人?”长寿接着说道。

曾老太公听长寿这么说不由得多看了长寿几眼。

大楚国除了太祖和太宗皇帝敢于与当时强大的青白王朝较量外,其他的皇帝大多性格懦弱。

以大楚国今天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居然还要向在这三方面都不足大楚国一成的乌骨人卑躬屈膝的确是太丢人了。

圣人说尊王攘夷。帝王不能攘夷,百姓怎么会尊你这个王?

因为皇帝的无能,大楚国百姓在乌骨人那里吃尽了苦,受尽了屈辱。

大楚国百姓会把皇帝放在眼里吗?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几次打败乌骨人,而且还是常常以少胜多。

“太公在大名府家大业大。大名府城里的富庶为除京城外的第一。粮食,织布,瓷器样样俱全。我在盐山,里面土地都是碱土种粮食也收不了多少。全靠数万盐民晒盐支撑。可是现在兵荒马乱的,盐已经堆成山了却卖不出去啊。”长寿苦笑着说道。

曾老太公听到这里就想脱口而出说盐卖不出去好办啊,可以卖到大名府嘛。可是他马上就醒悟过来,眼前的年轻人一定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真定府靠近太行山。通过太行山的几个陉口小路能够直去漠北。那里的人历来都是做毛皮和药材的生意。可是现在也都卖不出去了。”长寿接着说道。

曾老太公听到这里只是微笑不语。

“盐山、真定、大名之间方圆上千里,人口上百万。完全可以互通有无嘛。这样的话,百姓都有粮食吃,也都有盐吃。布帛、瓷器、铁器、毛皮、药材也都有销路。商贾生利不好吗?”长寿最后说道。

曾老太公拍着椅子的扶手叹息着说道:“大名府向东向南就是德州,齐州、密州、青州。这些地方都是大楚国富庶之地。货品从这里还可以向东向南贩卖嘛。”

长寿的脸上也露出会心的微笑。曾老太公这么快就猜到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