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16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2)

作者:醉寻芳
七月十五,刘义符与毛德祖、宋骐、魏像等将领率兵一万抵达顺阳(在均水与丹水交汇口西岸,今丹江口水库之北),此时城池北郊已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军需转运大营,而宠咨已提前三天率兵五个旅先出发了。

这时代,进抵武关实际上有三条路,因秦汉武关在丹水县西北百里,依河谷地道路而建,义熙末失关中时,这座武关城并没有丢失,至今也仍归顺阳郡兵把守。

而赫连勃勃取关中后,继续南下攻取上洛置荆州,又在商县(丹凤县)东南另建一座武关(后来成为唐朝武关),这条路在北道崇山峻岭中,与丹水河谷旧道不相交,而宠咨所走的小道则是在丹水南岸,途中翻山越岭,还要渡过丹水才能绕往胡夏所筑武关背后,迂回夹击。

顺阳郡治原本在丹水南岸的南乡县,后移治顺阳经过扩建修缮,周长十四里,墙高三丈,护城河壕沟宽六丈,已是一座边郡要塞。

当晚,刘义符宿于城内临时清扫出来的行在,次日一早到北郊大营巡视,郡兵还要休整两天再出发,辎重已经在转运往北面的析县(西峡县),同时南阳、襄阳的粮草也是运往那里屯集。

刘义符率马文泽、牛默等侍卫们走进辕门,大营里静悄悄的,士兵们都还在睡懒觉,下午才会操训练半日,既保持士气,也蓄养体力,他走进中军大帐时,李德元刚用完朝食,坐在条案后手拿白巾擦着嘴巴,亲兵在忙着收拾餐具。

“公和将军早啊!诸事都准备妥当了吗?”

“万事俱备,随时可以出发,军心士气也很高,只是武关道路不好走,最窄处两骑不得并行,这样带不了太多的攻城器械,所以成败还得看庞咨的表现啊!”李德元连忙起身相迎。

“宋骐的偏师待到析县,将沿伏牛山南麓北取卢氏县,这条路也只能是轻兵,那么主力一万兵如何配置?”

“能携带可拆卸式小型配重投石机二十架,旧式万钧神弩十架,云梯二十辆,其余待到地方,再就地取材打造一些,不然耽误行军。”李德元想了想,又问:“若上洛顺利打下来,陛下打算以谁为守将?”

这事刘义符已考虑过,回道:“把析县划进去,置北上洛郡,归豫州都督府节制,或许可以宠咨为太守,公和将军以为如何?”

李德元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两日后,刘义符与郭叔融、毛德祖在城郊送李德元、魏像率兵出征,武关道崎岖难行,大军难以展开,刘义符只能在此坐镇,等待荆州中府禁军北上,而毛德祖当日辞行,先往南上洛郡(白河县),调集民夫修路搭建浮桥,征调骡马队接力转运辎重粮草。

七月初秋的天气还非常炎热,大军出发后太阳渐高,晒得地面热浪滚滚,树梢枝头蝉鸣声一片,吵得人心烦意乱。

刘义符刚回到城内行在,很快就有南阳转递过来奏折文书,吉翰奏报,已收齐湘州、宁州,并荆州夏收税粮,商人往江东各地购回粮食三十六万石,并已调水师楼船往上洛转运,待秋粮再截留。

窦应期接诏,已奉命亲自赶往建康散播谣言,离间王弘、徐羡之与伪主之间的关系。说来建康朝局也很有趣,徐羡之迫于压力不得不归政,欲辞退归隐。

刘义隆顺势就调殷景仁为中书监令,以徐羡之为尚书左仆射,以王弘为司空,不料王弘并不肯受命,一直在辞退,但刘义隆也不同意,双方就一直在打太极。

至于谢晦,兵权被削夺,虽为侍中,却有名无实,刘义隆每有大事从不召他,也不许他外任,暂时也还不敢轻易动手,既用着也防范,政局还是比较乱。

江东各地的情报一大堆,刘义符看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找出军府奏折一看,高道谨上奏,已命水师都督陈道景负责转运粮草兵员,另以窦应明镇守大营,率九、十军、十一军留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