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陈玉峰建议组建工作队
杨玉琳负责筹备的内部参考刊物,现在已经交给杨青莲负责了。
杨青莲做事很认真,她们有专门的几个人负责收拾报到办公室的材料和信息。拿着一些挑出来的材料,杨青莲找张知木了,“张总,我们收拾了一些内部参考材料,能不能发,你给看看吧!”
“只要不涉及军事机密和资金技巧机密,你们就可以定。涉及到这些的,你们报给看看就行。”张知木说。
“我们的报纸就叫《窑岗参考》吧,印刷的事儿,我已经找到了范总编。他已经答应了,可是我们的报纸是有必定保密级别的,拿到那里印刷是不是会有问题啊?”杨青莲问。
张知木还真的没想过这件事儿,“这样吧!我给范总编打个电话,问问他这件事儿怎么解决。我们现在就建一个自己的印刷厂也太糟践了。你马上给我接通范总编。”
听张知木说完印刷需要保密的事儿,范进福说:“张总,这事儿你交给我吧。我会安排可靠的人做这件事儿,《窑岗参考》印刷的份数,我安排专人负责。”
“好啊!这事儿范总编就操心了。”张知木对范进福的变更一直看在眼里,他已经不是那个只会发牢骚的书生了,现在完整是是一个老练的消息从业者,也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范进福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已经完成了宋体、隶书等几个重要字体各种大小的铅字库。现在我们要是印刷书籍报刊,可选着的字体就太多了。还有,我们的《窑岗日报》、《窑岗周报》已经有了几百个固定的订阅用户。”
“好啊,庆祝你们!”张知木说:“今年年底前,你们的订户还会增长。李茂他们的订户也会反馈回来。”
放下电话,张知木对杨青莲说:“你们就负责把该刊登的内容收拾出来就行。至于排版印刷就交给范总编他们吧,不过排版的时候,你们要派人看着,有的时候需要配合排版做一些内容调剂。”
“好的。”杨青莲点点说:“还有一件事儿,我们的部队文工团已经组建完了,有二十多人。你是不是往看看他们,也具体的给他们安排一下工作。”
张知木还真的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忙说:“好!这两天我就安排时间往看看他们。”
陈玉峰和欧阳鹤他们到了包头就爱好上了这个处所。他们骑马在包头四周跑了一天,回到包头就给窑岗那边发回来电报。建议:
1,应当尽快的将铁路从宁武延伸到河曲的黄河边上;
2,应当尽快的在河曲扩建黄河码头,在码头旁边建设一个造船厂,造几艘拖轮和驳船;由于从河曲可以将货物直接运到东胜州、包头、以至复兴府(今宁夏);
3,现在就可以组织大批移民过来,由于我们现在占领包头、东胜州两处,已经得到托里王子的首肯,这是我们当初没想到的。因此我们现在就可以安置很多人。特别是我们已经在各处垦荒点儿开端搭建住处,很快的就可以安排人居住。几处本来的旧砖瓦窑,我们已经安排修复。目前我们不需要开垦新的荒地,这里有很多过往先民开垦过的土地,我们进行复垦就行。
4,先在包头建设一个小型的发电厂,然后,把电话先安装上。
5,杀胡口的电报电话线路,尽快连到包头来。
假如顺利,估计明年这里的粮食就可以供给山西。
接到陈玉峰他们发回来的电报,张知木把在窑岗的几个重要领导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
张知木把情况一先容完,大家都兴奋了。陈玉峰他们出关这么点儿时间,那么点人就取得了歼敌七万多人的成功。那些蒙古人和满清,曾几何时都是汉人提起色变恶魔一样的人,现在被我们轻易的就打败了,简直太提气。
正好李岩下到各县考核处所选举的事儿刚赶回来,他说:“这件事儿,应当在《窑岗周报》上,具体的报道一下,这尽对可以提振我们山西人的士气,也让全部大明朝各路诸侯好好看看,他们有没有和我们反抗的实力,也让百姓们明确,有我们窑岗人在,北方的女真人们就别想再进我们的大明朝了。”
张知木说:“李公子说的对,我们现在也不用搞啥低调,就让大家看看我们都做了啥。我看着宣传也有个策略,先让范总编他们简报一下我们的战果,把大家的胃口都吊起来。由于看到简报的人必定都会特别的想知道这一仗的具体经过。我们下一期再给他们来份具体报道。这件事儿,我们的电台也可以配合进行。”
“对对!”
“好好!”
大家都批准张知木的建议。
张知木说:“关于前线指挥部的建议,我们要一件件商量一下。”
关于修铁路的事儿,陆成祥忍不住了,“张总、各位,我看把铁路修到河曲和在河曲扩建码头、造船是一件事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通过黄河,河曲可以通到包头、东胜州,这里水势平缓,利于运输。从包头到复兴府(今宁夏)水陆就有两千五百多里,从复兴府(今宁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