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茂建议 踏上征途(2/4)
作者:松一般坚韧
“这话是对的,但是按照我对他们的懂得,他们应当借机会提出来一点儿条件才对。”李茂还是对这事儿有猜忌。
“就是我们知道是他们谁干的,我们也要装糊涂。只要他们不对我们明面的动手,我们就保持和他们的关系。等我们腾出手来,慢慢的和他们再算。不过凭着张献忠和左良玉的智慧,他们应当看到了,我们对他们的要挟才是致命的,所以他们才会拼着命冒险一赌。”张知木说:“所以我们不怕,时间在我们一边。我们需要大批的人才,既需要你说的到南方能打仗的士兵,也需要到南方能治理处所的官员。这两点儿我们都要筹备。”
“这不用担心,我们和江南那边的客运通了,大批的江南才子就会涌到窑岗来。那时候就是我们发力做他们工作的时候。”李茂说:“我倒是担心,我们现在就北上出兵关外,是不是会影响我们的整体战略打算。”
张知木只好又把和李岩说的一番话说了一遍。这样李茂才点点头。
李茂又说:“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现在发布了一些行政公告,我的想法是,我们最近阶段不要发布影响那些富户的政令,特别是我们的土地政策,尽对不能现在就推行。由于他们才是影响我们的政权能不能牢固的气力,他们人固然少,但是能量很大。假如他们与我们为敌,对其他处所也有影响。别的处所富户们都会参加反对我们的阵营。”
张知木很观赏李茂的睿智和冷静,李岩和李治有得一拼。张知木说:“你的建议很对,必要的政治策略我们应当有。”
李茂说:“这样就好。”
“你们在九江和武昌、长沙建分公司的人选,必定要好好的选一下,我想是不是你们和李治商量一下这几个人选事儿。他们不仅仅是做生意的事儿,还负有和左良玉、张献忠接洽的任务。”张知木说。
“我的想法是做生意的,就要让他们做好生意就行。我们分公司里面要派出往专门做接洽工作的人,他们我看就由李治派出往就行。由于他们还要负责收集情报等工作。”李茂看来很有想法。
张知木说:“有一件事情我要跟您通报一下,过了春节以后,我们派往各地官员,回到窑岗开了一个会,大家总结了一下这一年来的工作,也都提出不少改良意见。我们给大家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我们想在下半年开端各地进行官员选举。所有处所官员都由百姓用选票选出来。从村开端,选完之后,这些选举出来的官员,由我们审查完要进行培训。我们的官员会赞助他们执政一段时间。这样我们进军陕西的时候,我们的官员就可以撤回来,参加吸收陕西的工作。”
“这是个好措施。不过,我们的人撤回来,怎么对那里进行把持,保证官员们按我们的思路执政呢?”李茂问。
“我们的警察先不会撤回来,他们既要赞助选举的官员执法,也监督官员的执政情况。当然警察尽对不许干政,否则重办。这也是非常时代不得已的措施。”张知木说。“另外,我们也会同时配套建立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比如建立国民代表大会机制。他们可以监督官员。”
李茂说:“历朝历代吏治都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一步必须走,现在百姓的民主意识还很单薄,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不过只要百姓知道了选举官员的利益之后,他们可以用手中选票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就会支撑这件事儿。”张知木说。
“我们的官员,还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协助新选上来的官员进行执政工作。这样等我们的人撤离的时候,很多事情也进进正轨了。这样好!”李茂心里放心了。
就要开赴新移民点儿新移民们都没想到,他们真的拿到了窑岗人答应的银子。他们每个人都换发新衣服、新被褥,里外全新。既有冬装又有夏装,每人还都发了从没见过的胶底鞋。每人一个搪瓷脸盆,喝水的缸子,吃饭碗盆,筷子,简直是啥都有了,都是新的。就等着到了处所,再发给他们牛马牲口了。新移民们都对未来布满了盼看,他们比那些盼着打蒙古人的士兵们还着急,盼着早点儿出发。不过,他们还要吸收新的栽种方法、新的养殖方法等培训。这些人本来大多数就是农民,一直都认为自己会种地,没想到地还可以这样种。大豆和玉米要套种,鸡鸭还要这样豢养。需要学的东西还真的不少。
有大概两千名经过培训的部队退伍老兵,被编排到了移民中当了各级领导。这些老兵们没想到他们这些人没人要的废人还被窑岗人当作宝贝一样的给安排了工作,他们更是非常的爱护这样的机会。培训完,老兵们都宣誓,必定会善待他们领导的新移民,屈服窑岗的指令,领导新移民做好工作。老兵们都配发了火枪,新移民们每人都配发了一把腰刀。腰刀这东西窑岗不缺,没有回炉化炼的好不少。有些新移民感到腰刀分歧手,他们也可以自己选和手的兵刃。
为了应对恶劣的环境,第一批的新移民履行军事化治理。新移民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干保证大家的安全,因此大家也都能吸收。不论队列练习,还是刺杀练习都能主动积极的配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