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和姜镶都放下手里的杯子,看着张知木。张知木说:“你们不用惊奇。我们被李自成围着,皇上不好意思向我们借银子。可是李自成打跑了,皇上就该下诏书了。”
周遇吉和姜镶都低下头没说话。可他们心里都是酸酸的。这窑岗人出兵打仗朝廷没有一是点儿军饷粮草不说,朝廷还要向张知木借银子。他们都知道朝廷借的银子,就是要银子。
张知木看见两位总兵不说话,说:“二位大人,不必多想。只要皇上能用这些银子,守卫我们北方边境的安定,那是万民之福,我们窑岗人就认了。关于粮食,二位放心,我们出兵的时候,首先盯着李自成的交城和汾阳两个大的粮草基地,缉获了一些粮草。我们可以先声援你们一些。不过还有一事儿想和二位商量。周总兵知道,我们窑岗和凌水码头已经通了电报。我想把电报从窑岗通到宁武关和大同往,你们看怎么样。”
姜镶现在也知道了电报的事儿,他和周遇吉听了当然兴奋的直拍手。
张知木说:“不过,你们二位也知道,这电报的事儿太费银子了。”看到张知木提银子周遇吉和姜镶都不敢抬头了。
张知木又说:“二位别紧张。我有一个措施,你们看看行不行。周总兵你们那里离我们近一些,你们那里有煤。姜总兵你们那里有铜。我的想法是,我们供给你们的粮食,你们用煤炭和铜来换。这样的话,我们这边就可以换成银子,办这个电报的事儿了。其他的事儿你们就不用管了。你们看怎么样?”
他们二位明确,这件事儿是他们占了大便宜的事儿,他们买粮食不用银子,就东西换了。完事儿人家还会把电报给修通了。这是人家张知木照顾他们,他们那有不愿意的事儿。
不过姜镶又提出来说:“张东家,既然你们这里需要大批的铜,那么我可不可以再用铜换一些火枪。”
张知木略一思量,说:“好,没问题。你们有了火枪。我们更感到安全,这样其它处的铜我就都不要了。”
周遇吉一看有门儿,说:“张东家我那里有铅,你看可不可以换一些火枪和弹药?”
张知木说:“好!你有多少铅都行。我帮你们二位,也就是帮我们自己,也就是赞助三晋父老。”实在,这两样东西,都是窑岗目前紧缺的东西。
正如张知木所料,周遇吉和姜镶走后不久,王公公就带着一队锦衣卫来到了窑岗。
见到张知木,王公公还是那个招牌式的“嘎嘎”的笑声,这一点儿张知木已经开端适应了。没等王公公说话,张知木说:“王公公真的是好朋友啊!知道我们窑岗这里打仗,就来和我并肩战斗来了。”
王公公的嘴也不是白给的,又是“嘎嘎”一笑说:“还是张东家懂得我啊。听到你这里有战事,我在紫禁城里那里呆得住啊。我见到皇上就求情,说到山西来和你一起打闯贼。可是皇上不准啊。皇上哪里的事儿也太多了,离不开我啊!没措施,一直到今天才好不轻易的出来了。”
阎伯驹打趣说:“听说李自成跑了,王公公才敢出来吧?”
“嘎嘎!看你说的,张东家知道,我可不是怕事的人。”王公公和窑岗的这些人都很熟悉,也非常愿意和他们相处。说王公公愿意到窑岗来这一点儿一点儿不假。
冷暄完了,进到屋里,看看没有别人,王公公对张知木和阎伯驹说:“很难开口,可是这是皇命,我不敢耽误。再难的事儿也得说。”
阎伯驹用鼻子一哼,说:“又是要银子吧?”
“不是,是朝廷借银子。”王公公纠正说。
张知木故意说:“王公公,这样的事儿你来干啥?你就不能躲着点吗?”
坐在椅子上,仰着头,王公公说:“我是感到皇上不轻易啊。朝里的大臣们只是知道要银子,可是银子收不上来,皇上头发都愁白了。皇上派我出来借银子,那是没有措施了,他心里也不好受。”
张知木问:“这次,皇上要借多少银子?”
王公公竖起一根指头说:“一百万两!”
张知木低头想了想,说:“王公公,你回往和皇上说,我们被闯贼围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又派兵出往打仗。我们吸收的城市,李自成在的时候,发布三年内不纳粮不纳税,我们也不能收,所以救灾救难需要大批的银子。我都不知道,把我们的银子都散出往,不知道够不够用。不过皇上的银子不能少,这次我们借给皇上现银三十万两,窑岗币七十万两。这样我们还能缓缓劲儿。”
王公公心说,什么现银窑岗币都是一样发军饷买粮食,窑岗币到窑岗的票号还可以换银子,他说:“哎!窑岗人不轻易。我替天下的百姓和朝廷谢谢张东家。没有张东家,我都不敢想我们大明朝会怎么样。”
送王公公押运银车走的时候,阎伯驹对张知木说:“现在全部山西一年也收不上来一百万两银子。皇上该兴奋了。”
张知木说:“阎伯,这一百万两银子花的值,皇上会替我们顶着女真和蒙古那边。现在我们北面稳住了,朝廷稳住了。收拾完山西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