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安改名为长安,恢复唐朝时的名称。同时,李自成的将领们横扫陕西全境,进而将宁夏甘肃以及四川一部分也占领了。
可是,说是李自成的将领们横扫陕西,而事实上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甚至不乏惨烈之战。
比如榆林之战,攻守持续十三个日昼夜夜,矢石、炮火从无片刻停息,攻者英勇,守者坚强。最后李自成的部队用**炸城,将城东南城墙炸塌数十丈,城内起火,李自成的部队军簇拥而进。巷战从中午到傍晚,各自矢尽刀折,尸体堆积塞道,鲜血流满通衢。在榆林战逝世的大将总兵有尤世威、侯世禄、侯恭极、王学书、王世钦、王世国、王世臣、李昌龄,裨将和副将有尤翟文、常怀德、李登龙、张发、杨明、游击孙贵、龙养昆等。另有守将游击傅德等十人。城中妇女、儿童都和前来解放他们的李自成部队血战到底,没有一个投降的。
李自成部队攻取庆阳时也很不顺利。刘宗敏率军5万人马,围城数圈儿。城内兵备副使段复兴也很有血性,他依附城墙坚固率兵固守,并将城内妇女也发动起来参加守城。战斗非常激烈。农刘宗敏率军先攻打西城,打了三天不克,改攻南城,又打两天又不克,最后从西城转移到北城,最后移至东城。刘宗敏已经伤亡3万人,尸体几乎填平城壕。当刘宗敏知到守卫在这里的是城中妇女,气力单薄,就以此为突破口,组织部队把城墙挖开数十道,破城而进。兵备副使段复兴、知府董琬、乡绅太常寺少卿麻禧等同日被杀。韩王朱亶塉就这样被俘了。
李自成部队包围了宁夏时,总兵官抚民带领镇中军民抗拒。大顺部队组织了三次进攻,都未能成功,士兵有数千人伤亡。后来李自成解决了榆林之后,率雄师前来时,巡抚李虞夔和庆王朱倬傕在外无援军内无粮的情况下,草束手无策。他们在庆王府商量,最后决定向农民军投降。官抚民看到大顺军大队人马前来,也投降了。
前世时的张知木,几次看这段历史的记载时,心中都很感叹,感到汉人也是有血性的。要是所有的汉人都有如此血性,还能一次次被外族奴役吗?当初南京三十万人…..
由于李自本钱人和不少将领都是陕西人,他们故乡观念极重,所以以长安作为都城称帝,李自成很满足。在称帝前,李自成衣锦还乡了一次。这是崇祯十六年十一月的事儿。
这时的李自成已经渐露帝王相,或者说已经有些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他已经忘记了,他还有一个克星在山西呢。
李自成带了一万骑兵,随他回到米脂老家。按照以前的历史应当是李过替他打前站的。可是现在李过关在窑岗呢。没有李过,当然会有别的人前往。
现在回家的李自成可不是一般的一件小事儿,打前站的带着骑兵一路上修桥修路,在米脂县城北门外,将一座很好的庙改建成行宫。在米脂县城内,李自成大宴三天,遍请米脂故乡父老。又修建了自己的祖坟,并派出五百人看管。减免了父老们一些钱粮,同时向乡里的亲戚、乡邻和本族发布,愿意随我往做官儿的,跟我往到长安,不愿意往的,我会另外赏赐你们钱粮。这样,李自成绩带了一批故乡人,随着他回到长安来做官儿。
由于有了在襄阳称王的经验,这次在西安称帝时,有了官员的班底,就简略多了。不过在襄阳称的是王,现在要称的是帝。
牛金星等人算来算往,最后断定,崇祯十七年大年初一是个好日子。所以李自成的称帝建都日子就定在这个普天同庆日子。
李自成建立的国家国号叫“大顺”,年号“永昌”,李自成为大顺国天子,定都西京长安。封牛金星为丞相,宋献策为智囊。可是李自成知道,自己在西安称帝,那还是自己称的,要想让天下人都承认,还必须到北京往加冕才行。初一称帝,李自成初八就誓师,留权将军田见秀以及他的夫人高氏和六政府中一把手尚书官留守西安,亲率20万人马东征了。此次向北京进军是将既定战略决策付诸实行,落实在举动上。这有李自成和他的弟兄们早就议好的原因,也有自己派出往的两万先锋,一路进军顺利,已经探明,山西的官军可以视为无物。而从气象看,最好早一点儿趁着黄河没开化,就度过黄河往。
此时,明朝与大顺双方气力对照,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更。大顺军在数目上已经超过了明军,而且士气茂盛,在战略上居于主动地位。满足攻打北京的需要,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决定集中上风兵力,分进合击,篡夺北京。所谓集中上风兵力,就是凑集大顺军的重要气力,出动重要的将领,由李自成亲身率师前进,从征的有大顺军武官之首的刘宗敏,以及李友等重要将领,大顺中心政府中的要员也都随之以行。伴随出征的不仅有军中重要的高级将领,还有大顺新朝的中心政府中的侍郎等要员,如宰相牛金星、智囊宋献策以及顾君恩、喻大猷、宋企郊、巩焴、张璘然、李振声、杨玉林等六政府官员。还有秦王朱存枢、韩王朱亶塉、庆王朱倬傕也随行。
这次李自成东征,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做了充分的筹备。
这时山西与陕西之间黄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