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延庆接过吐蕃国书翻看,待看完交给我观瞧,此番鸠摩智来大理国,想必是为了夺取六脉神剑剑谱而来吧,想到此处我对着段延庆说道:“大哥这个鸠摩智,想必是来打探虚实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探大理国国情现状。”
段延庆点点头说道:“贤弟可有对策”,我缓缓说道:“应对他十分简单,展示大理最为强盛一面即可,让吐蕃畏惧大理实力不敢轻举妄动,借此机会警告西夏安稳一些,叫上周边国家使节一起到‘紫霄剑神宫’,来场以武会友狠狠揍他一顿,大哥意下如何?”
段延庆嘿嘿一笑说道:“全依贤弟的意思办”,对着段延庆说道:“大哥你就晴好吧”,段延庆不知道‘晴好’是什么意思,但从我邪恶的笑意当中多少能体会出来点东西,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
五月末,六月初,大理正是要进入炎热的夏季,这丝毫不能影响大理城的繁华,现在的大理城经过半年的修缮工作,将城池扩张了将近十倍,征用耕地建造房屋,通过‘混凝土’的应用,我对于建筑中还应用了混凝土,没有钢筋,就用铁条代替,城墙由土墙改造成了铁条‘混凝土’的城墙,
其坚硬程度比之土墙不知道要坚硬多少万倍,高大的城门楼足有三十几米高,塔楼就有六层,塔楼上彩旗飘扬,一串串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门洞成巨大的拱形六扇金色的大门同时开启,两侧门都有三米宽,中间的主门宽五米,
怒兽狮子头铜铸的门环,九九八十一个半圆形流金扣镶嵌在朱红色的大门上,大门两侧站这六名皇家近卫军红缨金盔金甲金靴,红色丝绦跨过身侧,就连武器都是染成的金色,长刀、齐眉棍、三叉戟、红缨枪、巨灵锏、奔雷剑远远看去,好似天宫降世一般,说不出的威严。
尤其是清晨南方雾气较重,浓雾还未散去的时候,一层层浓雾好似云朵般,金甲将守护在云端雾海中,好似仙境一般已经成为大理一道独特的风景。
远山中一声号角声响起,在大理国官道上出现了一圈藏服喇嘛,足有二百人的队伍缓缓向大理城进,队伍前端五十多个赤裸上身的喇嘛,嘴中不停的念叨佛号,手中拿着二十四颗舍利制成的念珠,一只手中拿着金色钵盂,里面装着圣水,另一只手不停抛洒这圣水。
队伍中间的位置有八个壮汉,抬着一个平台,平台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黄色蒲团,其上端坐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和尚,身是穿黄色僧袍,头顶藏边族特有的头饰,黄色布衣白色芒鞋,与其他僧人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
观其脸部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好似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故而吐蕃人称其为‘大轮明王’,此时的鸠摩智手中拿着一百二十四念珠正在朗诵经文,队伍后方是一排排整齐的边藏武士,队伍井然有序的走在二十多米宽的官道上,脚下踩着的青石路,让人感觉很是舒服,虽说是朝阳雨露,天边还没有放亮,但是官道上已经是人声鼎沸了。
越是临近大理城门,人越是多,距离大理城城门开启时间还有二刻钟,鸠摩智的队伍已经来到城墙下,边藏武士武士们从未见到过如此繁华的都市,望着独具异域风格的高大门楼,让来访的边藏武士兴奋异常,若不是国师鸠摩智,用犀利的眼神盯着这些人,这些边藏武士已经冲了出去抚摸这些建筑去了把,在边藏刻苦的环境下,能得以温饱,便是一种富裕的生活,边藏武士也有来过大理的,当年的大理只能称之为一座大城而已,但是今日来到大理都城,却是看到了一番不一样的景色,酷似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充满南疆各族异域风格的人群,高大的城墙,金盔金甲的卫士,让这些边藏武士大饱眼福,原本在出发之前听说大理也是贫穷之地,今日,一见却是大相径庭。
城门塔楼之上我远远的就看到,鸠摩智的队伍来到城门处,转身吩咐了几句,下楼准备迎接吐蕃国来使,片刻后,塔楼之上响起钟鼓之声
“~~当~~”的一声巨大的钟声响起,
高大的朱红色城门缓缓开启,我骑着一匹火红色的战马,来到城门处,拱手说道:“恭迎吐蕃国国师鸠摩智大师,莅临大理国,请!”,号角声响起,街道上皇家近卫军手持武器站立两侧,身旁插着红旗迎风飘扬,大理百姓手中拿着铁条和红绸缎做的大理国旗舞动着,口中高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我骑在火红色的战马上,慢慢的向皇宫走去,近十万民众站在街道两侧一只延伸到了皇宫,当吐蕃国使节团穿过宽十丈的城门时,震惊于城门的宽厚、坚固、整洁。鸠摩智心中十分惊讶,前几年来到大理国自己还在感叹大理与吐蕃一样贫穷,不如中原富饶之地。
今日一见大理皇城的变化令人称奇,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无比,城池更是固若金汤,是什么东西令大理国生了如此巨变,内心虽然掀起滔天巨浪,但面色上却未有一丝改变。
庞大的队伍走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皇宫入口处,我将战马交与护卫,皇宫按照段延庆的意思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城墙加高加固了许多,我转身来到鸠摩智轿子前面,单手护胸深施一礼,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