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什么贬低,从北美立国以来,面厚心黑,是绝对的褒奖,也是成功的基础。
尤其是在人前笑脸背后藏刀的娱乐圈,就更是如此。
看了一会新闻,罗杰的目光从电视机上收了回来,问道:“你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能按时发动吗?”
“索尼和贝斯塔曼的合并已经完成,按照现有的资料来看,两家公司的整合速度会很快,在一两个月内就可以腾出手去处理其他的问题,克里夫-戴维斯确认会担任新的索尼bg唱片的首席执行官。”
米拉-劳伦斯简要地说明了一下索尼唱片的情况,然后继续说道:“克里夫是从bg的一家子公司提拔起来的新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履历。索尼bg唱片的话语权还是在索尼集团北美分部的掌握之中,至于索尼atv这一块,应该是由他们的总裁霍华德-斯特林格亲自负责。”
克里夫-戴维斯对于北美乐坛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
而陌生,通常也就意味着只是背后那些大人物的傀儡。
但无论是否是傀儡,能够坐上索尼bg唱片的首席执行官这个位置,克里夫-戴维斯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当然,鉴于目前的形势,更多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更重要的角色身上。
比如……
霍华德-斯特林格。
罗杰快速回忆了一下这位“大人物”的履历。
这是一位英国人,1997年加入索尼,出任的第一个职位就是索尼公司的总裁,后来又逐步将首席执行官、董事长等重要职位一一收入囊中。
在整个索尼集团的北美分部,霍华德-斯特林格可以说是大权在握。
甚至于在整个索尼集团之内,除了背后的三井财团,以及坐镇岛国总部,执掌整个索尼集团的平井一夫之外,霍华德-斯特林格的权势可以说是最大的。
霍华德-斯特林格六十岁出头,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但却野心勃勃,希望将索尼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
索尼唱片和贝斯塔曼唱片的合并,就是由霍华德-斯特林格一力促成。
这也让索尼从五大之中的吊车尾,一跃升到市场占有率第二的超级巨头,仅次于同样在全世界到处并购的环球。
根据这位野心家的动作来分析,其在唱片业的动作,无一不表明他希望让索尼超越环球,成为全球第一的唱片业霸主。
而在将贝斯塔曼收入囊中之后,下一步可以进行的大动作实在是不多。
适合收购的公司几乎没有,无论是rca,还是百代ei,都不是索尼能够轻易吞下的,除非背后的三井财团再次打开钱袋子,进行大笔的注资。
至于华纳,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而那些一线之外的小公司,收购一个两个,意义不大,大规模的收购,费时费力不说,以索尼的财力,也很难做到。
剩下的目标,似乎就只剩下了一个。
索尼atv音乐版权公司!
由米迦勒-杰佛逊和索尼唱片共同成立,在经过了多次股权调整之后,持股比例又一次回到最初的各自百分之五十的版权管理公司。
这家公司掌握着大量的音乐版权,其中就包含了米迦勒-杰佛逊手中多达数千首歌,涉及两位数的传奇明星的歌曲版权。
以索尼的财力,要完成对索尼atv音乐版权公司的收购没有太大的难度,唯一的阻碍在于米迦勒-杰佛逊。
这也是十几年以来,索尼和黑人天王最大的矛盾所在。
米迦勒-杰佛逊一直试图激活公司成立时签订的“解散条款”,收回投入的版权。
而索尼则一直尝试着将拿走黑人天王手中的股权,将黑人天王一脚踢开。
双方的争斗,简直可以写出一本惊心动魄的谍战,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却偏偏又能够放下矛盾,一致对外。
除非黑人天王和索尼斗个两败俱伤,否则外人几乎不可能插手进去。
呃……
若是黑人天王最终取胜,事实上想要谋划这座金山,难度反而会更低,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个明星,无论再怎么牛逼,也绝对不可能战胜一个超级传媒帝国。
除非这个明星的名字叫做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说点好消息吧。”
罗杰摇了摇头,不再去想那些让人沮丧的事情,开口道:“那个讼棍传来消息,米迦勒-杰佛逊已经同意了修改遗嘱,会成立一个遗产管理委员会,他的亲人只有分红权。”
停顿了几秒钟,罗杰严肃地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遗产管理委员会的权限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将它的遗产进行正常的商业投资,还是出售套现。这其中包括所有的版权,也有我们想要的那部分。”
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只要搞定遗产管理委员会,就可以“买下”这批版权。
大卫-劳伦斯立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