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607章:月姨娘>
“人与人怎会是一样”>
叶朝歌想了想,打了个比喻,“好比,红尘欢喜大牛你却不欢喜,道理是一样的。”>
人与人不同,男人与男人亦是不同。>
这世上有深情不渝的好男人,自然也有自私自利的渣男。>
红梅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叶朝歌笑笑,不再多言。>
屋子里沉默了下来,隐隐难言的滞涩在流动。>
将军府。>
“大牛呢”>
田伯望着一起来的刘嬷嬷和眼睛显见微红的红尘,心有所感,并未多问,带着她们去了大牛所住的居所。>
三人过去的时候,大牛正抱着孩子哄。>
大牛粗壮,小孩小巧,他抱着,倒也一点不显笨拙,显然,他经常抱。>
“刘嬷嬷,红尘,你们怎么过来了”话出口,大牛便想起了之前红尘对他说的话,老实巴交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
许久。>
“可是找到她了”>
刘嬷嬷先一步摁住要说话的红尘,点点头,“找到了,人就在上京,但是,她现在不只是叫月牙,她有了一个新称谓,月姨娘”>
此话一出,不只是大牛,便是田伯也吃了一惊。>
“月姨娘怎么回事”>
刘嬷嬷看向大牛怀里的孩子。>
孩子长得很漂亮,与月牙并不像,倒是与她记忆中的常兴有几分相似。>
如此,便也彻底的对上号了。>
“这孩子,应该是常家二公子的常兴之子。”>
“常兴是他”>
田伯自是认识常兴,托他的福,孙少爷和徐开安当街打架,并去了京兆尹府的大牢一游。>
刘嬷嬷点点头,看向大牛,“去年我见过常兴,此子与常兴至少有五分像。”>
经过刘嬷嬷这么一说,田伯将孩子仔细看了一番,点点头,“你这么一说,的确是很像。”>
“一年多前,常家将常兴送离上京,直到数月前方归,在离开上京的那段时间,常兴去过很多地方,其中包括边城。”>
边城在大越边缘之地,义城村距离边城便不远。>
“根据常家的下人所述,一个多月前,月牙找去了常家,使了些许手段,入了常家的门,成了常兴的姨娘,因此我猜测,事实的真相应当与月牙所说有所出入,且,有可能她从一开始便知道常兴的身份。”>
“什,什么手段”大牛的声音沙哑非常。>
刘嬷嬷淡淡的看向他怀里的孩子,意思十分的明显。>
顺着她的眼神低头,大牛闭了闭眼。>
恐怕方才并不只是刘嬷嬷的猜测。>
从一开始,月牙怕是便知道常兴的身份,所以方才在当初要生下她口中强了她陌生男子的孩子,因为她从一开始,便打量着来上京登门入户>
至于她为何不曾抱着孩子来>
她应该是怕入常家门不成,反成自己的累赘>
想至此,大牛一颗心,凉透了。>
到了这一步,他究竟还在期盼什么>
人心易变,从小一起长大又不如何不死心又如何到头来,现实摆在眼前,逼着他不得不接受。>
月牙真的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乐观善良的姑娘。>
大牛用力的捏起拳头,黝黑的手背上青筋凸起。>
田伯看在眼里,无声的叹了口气,造孽啊,当真是造孽啊。>
这都叫什么事啊。>
“大牛,我查到的就这样,你好好想想吧,月牙已然派了人去义城村找孩子,她应该很快就会知道,你带着孩子来了上京。”>
顿了顿,刘嬷嬷看着他,一语双关的又道:“据知,她仿佛并没有告诉常家人和你成过亲的事。”>
说罢,深深的看了大牛一眼,随之同田伯点点头,拽着红尘出去了。>
“嬷嬷”>
“给他点时间。”>
这件事,任何一个男人都接受不了,更何况大牛全心全意的待月牙。>
红尘不说话了。>
这时,田伯走了过来。>
“我们出去说。”刘嬷嬷对他说。>
田伯点点头。>
三人去了前面的小厅,“这月牙不简单,去了常家一个多月,不但成了常兴的姨娘,且还在极短的时间内,私底下拉拢了常府的一部分下人为她所用。”>
派去义城村接孩子的便是她的人,如若不然,在隐瞒了自己成过亲后,没有把握,她又怎敢派人去义城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