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399章:北燕太子宁缺>
他说的对。>
从前,但凡是遇到与齐妃相关的事,他便会自乱阵脚。>
什么冷静,什么沉稳,统统如浮云。>
过了一会,宣正帝缓缓睁开眼睛,“确定了”>
“恩。”>
“好。”>
转而吩咐郭远,“下朝后,宣礼部,钦天监前去御书房见朕。”>
卫韫松了口气,“多谢父皇。”>
“你连你母妃都抬出来了,朕能说什么。”况且,叶朝歌原本便是他中意的,虽说有种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被抢走了的感觉,但他更多的是欣慰。>
在这之前,对卫韫的婚事,他颇为担忧。>
上京闺秀万千,可却不曾有一人入得他的眼。>
他担心,是因为他和他母妃的事,给他心头留下了疙瘩,所以,对自己的婚事避之唯恐不及,即便躲避不开,也皆是拒绝推拒。>
直到,叶朝歌的出现。>
当初,他提起赐婚,本没想他会同意,虽然当时他的确也是拒绝了的,但此拒绝非之前的拒绝。>
而且,他后来的种种所为,无一不在说明,他是欢喜那姑娘的。>
即便后来,因为她,卫韫在朝中步履艰难,他虽然气恼,但更多的还是觉得,这样的儿子有鲜活气。>
因为,他会愤怒,会喜怒形于色,会冲动。>
“好好对人家姑娘,那祁继仁可是个护短的性子,若你待他的外孙女不好,他恐会扛着刀去找你。”>
宣正帝声音有些哽咽。>
卫韫点头。>
“父皇。”>
“恩”>
“当年的事,我不怪您,也理解您,但我不会步您的后尘。”>
宣正帝僵住,“韫儿,你”>
“我会保护她”>
近乎于一生的承诺。>
宣正帝眸子微颤,望着他坚定的面庞,唇瓣动了动,终是没有多言其他。>
回到东宫之时,天际蒙蒙亮。>
南风正在殿门口走来走去,见到主子回来,眼睛一亮,“殿下,您离开不久前,暗卫传来消息,北燕的太子宁缺,也来了大越。”>
卫韫脚下猛地一顿,“可确定”>
“是,宁缺便是躲身于使团中,随着使团来的上京。”>
随着使团来的上京>
卫韫皱了皱眉,“派人查他来大越的目的,另派人盯紧他。”>
堂堂北燕太子,随使团来大越,若是没有目的,岂会躲躲藏藏>
“传话给护四,保护好二小姐。”>
南风一一应下,等了一会,见殿下再无其他的吩咐,退下安排去了。>
经过这么一出,卫韫之前的激动逐渐冷却下来。>
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眸子微沉。>
宁缺,北燕六皇子,年前初立太子。>
北燕皇帝生性风流,儿女无数,便是皇子,便有二十多位,成年皇子,亦是占据了一大半。>
粥少僧多。>
皇位就一把,可见,北燕的皇室有多热闹。>
而这位六皇子,在一众皇子中并不打眼,亦不出色,背后更没有强大的外家支持,不论是能力还是势力,皆没眼看。>
可就是这般一个六皇子,最终却是越过呼声最高的几位皇子,成为北燕的太子。>
根据安插在北燕的探子送来的消息,自从宁缺被立为太子后,便逐渐地露出了他掩藏的真性情。>
直到那时候,所有人才恍然,扮猪吃老虎,说的便是宁缺。>
这样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来到大越,总不会是来参观的>
三日后。>
崇明台,北燕娇容公主择婿的招亲盛宴,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一大早,乐瑶便来了将军府,拉着叶朝歌前去看热闹。>
二人过去时,崇明台那边已是人满为患。>
最先开始的是武试,此时台上已然开始,周遭阵阵叫好声。>
乐瑶趴在那,立马加入了进去,随着其他观众呐喊欢呼,兴致高昂。>
叶朝歌跟着看了会,便觉无意思,给红梅使了个眼色,后者悄无声息地退下去。>
过了一会,如她离开时那般,悄无声息地回来。>
“小姐,奴婢打听过,北燕的娇容公主,并没有到场。”>
叶朝歌恩了声,表示知道了。>
很快,乐瑶的最初新鲜劲儿过去,便意兴阑珊,招呼叶朝歌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