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71章:夜探东宫>
“这”>
秦统领有些为难,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大将军恐怕有所不知,陛下亲下旨禁军看守东宫,任何人不得入内,里面的人也不得外出。”>
不是他不通融,而是有圣旨在。>
“这样吧,大将军不妨进宫请一道谕旨。”对方提议道。>
祁继仁皱了皱眉,“非得这样”>
“属下也为难啊,若是能成,属下怎会不让您进,您也知道,现今明着暗着,有多少人在盯着东宫,属下这么做也是为了您好,您刚脱离火坑,若是因此再被人拿了错处”>
秦统领曾是祁继仁的帐前卫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他能有今日,祁继仁功不可没。>
他手握禁军多年,曾经的大将军从未挟恩让他为他办事,也不曾为难过他,若是可行,他又怎会不通融呢。>
让他进宫请一道谕旨,一是进入这东宫名正言顺,二是让那些躲在暗处的各方眼线,也无错处可拿捏。>
而且他觉得,大将军进宫请谕旨,陛下定会应允。>
“外祖,便听统领大人的吧,我在此等您。”>
叶朝歌将二人的对话听了个清楚,上前两步道。>
闻言,祁继仁点点头,对秦统领说:“如此,我便进宫走一趟,我这外孙女你帮着照看点,歌儿,你便叫他秦叔吧。”>
随即,祁继仁便骑马去了宫门。>
送走了祁继仁,叶朝歌屈了屈膝,“秦叔,可否方便告知陛下因何故命您带领禁军看守东宫”>
秦统领知道眼前女娃娃与太子的关系,低声说:“具体情形我也不知道,只知殿下与陛下在御书房大吵了一架,然后便下了禁军看守东宫的旨意。”>
叶朝歌眸光微闪,道了谢后,便先回了马车上。>
在马车上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祁继仁方才姗姗回来,面色不太好,隐隐透着郁气。>
叶朝歌心下一个咯噔,莫不是没有请到谕旨>
果然,祁继仁并没有请到谕旨,空手而归。>
拜别了秦统领,祖孙二人便返程回将军府。>
在路上,叶朝歌从祁继仁口述中,得知了他进宫请谕旨的经过。>
他进了宫,见了宣正帝,正要开口之际,徐皇后突然去了御书房,且在御书房一通闹,把宣正帝闹得不耐烦了,干脆把人都赶走了。>
所以,祁继仁压根儿就没来得及请旨,便被赶了出来。>
叶朝歌冷笑,恐怕那徐皇后是故意的,不然哪有那么巧的事。>
徐开安是徐皇后的胞弟,姐弟俩年龄差距颇大,徐皇后无子无女,多年来早已将那徐开安当做自己的儿子,可以说,徐开安变成之前那般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徐皇后功不可没。>
徐开安死了,徐皇后怎会善罢甘休。>
“不若待会我再进宫试试”>
“不必了外祖,即便您再进宫,徐皇后依旧会再去闹一通,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叶朝歌想了想,道:“外祖,田伯加上红梅,进出东宫可会被禁军发现”>
“这”祁继仁摩挲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小心一些,应该无碍。”>
“今晚,让田伯和红梅带我进东宫”>
既然徐皇后搞破坏,请不到谕旨,无法明着进去,那便暗着去>
夜色如水。>
夜深人静之际,田伯和红梅带着叶朝歌,踏着夜色潜入东宫。>
刚刚落地,南风突然冒了出来,见到叶朝歌,眼睛一亮,“二小姐,您能过来,实在是太好了。”>
叶朝歌被他热切的眼睛盯得浑身不自在,“能带我去见殿下吗”>
“好好好,属下这就带您去见殿下,您这边请”>
叶朝歌:“”>
跟着南风去到一处偏殿,“殿下就在里面,二小姐,殿下在里面已经一天了,不吃不喝,待会您进去了,求您帮着劝劝殿下。”>
叶朝歌没有应他,伸手推开殿门进去。>
“听不懂孤的话给孤滚”>
还未站定,卫韫冰冷至极的嗓音便响起。>
叶朝歌将殿门关上,转身,一眼看看到正背对着她,跪在地上的卫韫,顺着他此时面前的方向看过去,在触上正中摆放的牌位时,顿了顿。>
这是>
卫韫母妃,早逝多年的齐妃灵位>
身后没有动静,卫韫霍地扭过头去,在看到来人是叶朝歌时,脸色微变,“你”>
叶朝歌回神,看向他,“我听说你一天没吃东西了”>
“你怎么过来了”卫韫不答反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